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教育强国》专题片观后感心得大全_看教育强国有感

来源: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22 本文由媛媛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2021《教育强国》专题片观后感心得大全_看教育强国有感

  《教育强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于20xx年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70年来的变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后感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中观看《教育强国》专题片活动。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教育强国》专题片“立国之本”,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校长任俊清同志强调全体教师要时时思考,不断求索,做好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创新型教育工作者,为西兆通小学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支部书记师岩广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

  九江市长虹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把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并且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纪录片《教育强国》观看结束后,全体教师深受感动,并表示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因此,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教育的基本方向,共筑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体会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xx年到20xx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20xx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还有,新疆叶城第三中学的德育教师古丽加汗给同学们上课的纪实画面,搭配对党支部书记肖卫军的采访,生动讴歌像古丽加汗一样的青年教师,义无反顾投身祖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勇气和选择。在上海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分析道,未来一代培养应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最好的结合时,引出上海市东中学实验课上高一学生合作制作“程控升降机械手”的案例,帮助印证当下教学实践与未来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20xx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有感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2集。

  全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感想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一套)晚8点档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每集30分钟,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

  这两位北师大教授,在业界资历深厚、经验颇丰!

  总撰稿梁振华是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曾历任文献纪录片《伟大的历程》《大三峡》《台湾光复》以及影视剧《密战》《春天里》《澳门人家》等数百部(集)影视作品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等奖项。

  执行总撰稿周云磊是北师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曾担任《大江入海流》《信仰》《情系人民》《台湾光复》等多部文献纪录片撰稿工作,并任央视《朗读者》节目撰稿、文学编辑。

  央视和教育部联合出品,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和执行总撰稿,单看这个配置,就知道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两位老师在广泛调研采访、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预定任务。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育心得体会《2021《教育强国》专题片观后感心得大全_看教育强国有感》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强国  教育  专题片  观后感  有感  心得  大全  2021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5acu.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