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名称:论生存权在中国的意义
论文(设计) 来源:
导师选题:
论文(设计)类型:a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引起思想界对生存权问题的关注,作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的重要参考。
意义:将民众最重大的日常问题之一(生存问题)上升到政治法权高度,作为制度改良或其他社会进步运动的思想价值基点和贯穿其始终的精神要领之一。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存权意义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生存权属于宪法所规范的公民权利的一类。自从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并提出“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论点以来,生存权在国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其他公民权利研究和法学学科,生存权的国内研究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处于巨大社会变迁的中国,其生存权研究已赶不上时代需要。关于生存权意义的研究,国内仍为官方学界阐释所主导,围绕生存权本位抑或自由权本位进行探讨争鸣。在国外,生存权研究亦属于一门新兴的宪政学科。在向来以自由权(政治权)和财产权为关注重点的欧美发达国家,生存权研究几乎属于边缘学科。目前国际上生存权研究走得较前的是日本。
生存权意义研究的发展趋势: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提出生存权并将它限定于“人民的温饱问题”至今(参见白皮书所言:“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人民的生存权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生存权的定义正在朝更丰富涵义、更结合具体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为:
一、生存权对社会个体的意义。一般生活的意义和心理学意义。
二、生存权对社会阶层/特定人群的意义。分别探讨生存权对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城乡游民阶层、青年一代、妇女的意义。
三、中国国家的整体生存权意义。
关键问题和思路:
中国首次提出生存权问题是在1991年,距今已有十七年了,时代和社会发生了巨变。而且当时提出生存权问题带有回应西方人权批评的策略性质。本文的思路是力求从目前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社会背景重新地、从战略高度全面地评估生存权的意义。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工作条件:四年法律专业学习和长期以来对我国国情的自觉了解,对国内时政和思想界的关注,曾在网上发表大量评论论辩性质的文章,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学校图书馆和数据库资料丰富,还可凭借贵州省图书馆资源。学校学术研究氛围良好、环境幽雅;时间宽裕充足;老师认真负责,悉心指导。
解决办法:广泛涉猎与论题相关专著及期刊、杂志、报纸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刊物,并登陆维普、万方、超星、读秀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向指导老师求教,与同学交流。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起止时间:XX年3月8日~5月31日(1~12周)。
2.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XX年3月8日~3月20日。
3.提交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会:XX年3月 21日~3月31日。
4.撰写初稿:XX年4月1日~4月20日。
5.完成二稿、中期检查:XX年4月21日~5月10日。
6.定稿:XX年5月11日~5月31日。
7.答辩:XX年6月上、中旬。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新华网-新华资料.
[2]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见:人民日报,XX.6.27.第九版.
[3] 上官丕亮.究竟什么是生存权.中国民商法律网-理论法学-宪政与行政法学专栏.
[4] 北大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国际人权文件选编.北京:北大出版社,XX.5.
[5] 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宪法基本理论.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XX.9—196.
[6] 范电勤.宪法人简论.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国公法评论网-宪法研究-宪法文稿专栏.XX.11.13.
[7] 张广兴.社会发展中的人身权利.见: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1—353.
[8] 刘茂林.宪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6.260—265.
[9] 胡锦光,任端平.宪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10.137—143.
[10] [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户松秀典;周宗宪 译.宪法(下)——基本人权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4.234—235.
[11] 邹东涛.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5(XX).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8.208—209.
[12] 喻权域.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原载人民日报,1991.11.26.见:喻权域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XX,5.—476.
[13] 喻权域.中美两国人权状况之对比——在中美关系讨论会上的发言.原载光明日报,1994.9.11.见:喻权域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XX,5.—485.
[14] 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见:张志铭,梅小敖,王好立.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法学卷·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9.1148—1149.
[15] 徐显明.生存权论. 见:张志铭,梅小敖,王好立.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法学卷·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9.1195—1197.
[16]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社会改造原理(principlesofsocial reconstruc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2.—69.
[17] [法]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2.120—121.
[18] [俄]彼得·阿列克谢也夫·克鲁泡特金(kropotkin,piotr alekseevich).面包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83.
[19]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XX.4.——3,4,7.
[20] [英]约翰·洛克(john locke).政府论.北京:北京出版社XX,10.—70.
[21] 隋晓明.中国民工调查.群言出版社,XX,1.107.
[2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10.—3.
[23] 郑功成.劳资关系恶化是最大的潜在威胁.见:中国青年报,XX.7.12.
[24]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代译序.
[25]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
[26]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单行本)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8—299.
[27] [德]卡尔·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6.).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21—422.
指导老师意见和建议:
论生存权在中国的意义的特点,对法学界来说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就如何解决不同对象的生存权的问题来说,它又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生已掌握了翔实的资料,就如何写论文有一合理结构安排,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
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