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院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发言稿 时间:2023-09-14 本文由媛媛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法院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维护金融债权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院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维护金融债权、打造诚信邵阳”专项整治行动中,我院党组和邹东仁院长对这项活动非常重视,将此作为全市法院去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和组织措施,一手抓专项审判执行,一手抓法院干警清欠,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年中,全市法院共审结涉金融债权案件845件,标的9583万元,执结705件,收回金融债权7694万元,有力地推动了“维权”活动的深入开展。回顾我们的“维权”工作,主要有如下体会:

  一、深化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

  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后,中院党组立即进行专题研究,在全市法院迅速层层贯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维护金融债权是一项社会道义。金融是经济的命脉,维护金融债权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构筑社会诚信体系,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现实需要。对于邵阳来说,通过维护金融债权,树立诚信形象,更是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主要突破口。任何部门、每一个邵阳人都应视维护邵阳诚信为己任。二是人民法官应成为恪守诚信的典范。人民法官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守护神,理应时刻保持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法院干警自觉带头还贷,是维~院和法官自身形象的要求。三是维护金融债权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运用法律手段,清收逾期金融债权,不仅是人民法院的特有职能,而且是维护金融债权的强制保障,是人民法院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重要方面。由于思想认识到位,全市法院主动自觉开展“维权”工作。工作伊始,开展了调查走访活动,摸清金融案件和干警欠贷的底数。我院成立了由邹东仁院长任组长的“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为“维护金融债权、打造诚信邵阳”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专项审判执行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迅速清偿法院干警拖欠银信贷款的通知》,分别以邵中法[~]4、5号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全市法院执行,明确了服务重点、具体措施及敦促法院干警清偿银信贷款的组织纪律。各基层法院按照市中院的要求,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实施方案,采取了相应举措,维护金融债权专项审判执行活动在全市法院迅速地开展起来。

  二、加大力度,注重工作实效

  为确保专项审判执行的实效,我院确立了“立足审判,强化执行,最大限度地兑现金融债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金融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一是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要求两级法院把此项工作摆上中心位置,由“一把手”负总责,凡拖后腿的,“一把手”到市中院说明情况,检讨责任。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积极主动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实行定期检查通报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市审执案件、法院干警清欠情况坚持一周一通报,中院党组每月专题听取汇报,认真督查落实。如去年4月份,有一区法院一笔欠款未落实被通报,邹院长立即指令我院院长来中院说明情况,责令我院3日内解决好。三是明确了服务重点。我们将“集中审理和执行银信部门起诉或判决后未执行的涉金融案件”作为关键环节,将有悬逃赖废银信贷款行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体列为主要对象,抓好生效判决、裁定的集中执行,兑现金融债权。四是制定了五条优质服务措施:对金融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组建涉金融案件专门合议庭和执行组;金融单位缓交诉讼费、先执行后收费;慎重认定诉讼时效;严惩恶意悬逃赖废银信贷款者。12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发言稿《法院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债权  法院  发言  维护  会议  金融  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a9is.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