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演讲者既要使演讲成为听众的一部分,也要使听众成为他的演讲的一部分,而其中首要的,要便是要了解和掌握听众的心理特点。怎么掌握听众的心理特点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欢迎借鉴参考。
学习如何和人说话。这听起来不难,是吗?你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人说话。但是现在你要学习的是同时跟3个或4个以上的人说话,让他们理解你的意思,从你提供的信息中获益,甚至被你说的话所影响。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演讲。演讲有着一个骇人的光环,然而实际上它不一定要顶着这个光环,它的恶名被夸大了。我们要将它分而治之,将每个部分逐个击破,从而驯服这只“怪物”。要了解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知道为什么要了解和掌握听众呢?
第一,听众是演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向交流活动。演讲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听众是信息的接受者。演讲者离开了听众就失去了对象,演讲活动就无法进行。
第二,了解和掌握听众是实现演讲目的的客观要求。演讲的目的是说服听众改变态度并按照演讲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就要求演讲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就要求演讲者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和希望及对你所讲观点的态度,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好演讲。
第三,听众在演讲活动中虽处于客体的地位,但也绝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者。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有极大兴趣,便会采取积极、热情的合作态度;反之,则会采取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演讲就不会成功,因此,演讲者必须在了解听众的基础上力求触发听众的兴奋点和创造欲,才能实现的最终目的。
演讲者行为与听众感知之间的关系
演讲者的手在发抖,你感觉到了。演讲者走入投影仪明亮的照射光线区域并瞟了一眼,你不自觉地全身回缩了一下。英国实验中的夫妇看见对方受到电击时,他们的镜像神经元使其产生了先前自己受到电击时一样的反应。《新星》节目中罗伯特.克鲁维斯手忙脚乱、紧张兮兮地拿着堆起的沉重箱子,而街上的陌生人也受到他的影响而变得紧张兮兮。鲍勃.多尔说出了充满情感的语言,选民却无动于衷。格雷.戴维斯在阿诺德.施瓦辛格面前黯然失色,所以他失去了州长的位置。
所有这些例子都代表了产生消极感知的消极行为。现在让我们转换镜头:如果行为是积极的,它就会产生正面感知。
让我们回到20xx年7月27日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当时还默默无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42岁州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政策演讲,结尾时他说道:
美国,今晚,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样的活力,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样的紧迫感,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样的激情,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样的希望,如果我们履行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坚信,整个美国,从佛罗里达到俄勒冈,从华盛顿到缅因,人们都将在十一月站起来,约翰.克里(JohnKerry)将宣誓成为总统,约翰.爱德华兹(JohnEdwards)将宣誓成为副总统。这个国家将重申她的承诺,在经历了政治的黑暗长夜之后,光明而崭新的一天将要来临。
奥巴马的语言充分表现出了活力、紧迫感和激情,而他的声音和形象也表现出了活力、紧迫感和激情。
这套表达体系将运载物成功送上轨道,在座无虚席的波士顿舰队中心体育馆(FleetCenter)里,大会代表们一致起身向奥巴马报以热烈的欢呼。此后的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内,媒体上到处都充满了对这位充满魅力的年轻政治家热情的赞美之辞,他一夜之间成为一名政治明星。三个月后,他成为了一名第一任期的美国参议员。他的投票支持率达到了70%,是伊利诺伊州参议院席位角逐有史以来最高的。四年之后,他的势头不减,四个月后,巴拉克.奥巴马成为了美国民主党第44届总统候选人——这一切仅仅源于一场时长16分25秒的演讲。
演讲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是敌对关系
合作的状态才能让双方获得令人满意的经验。听众知道你所做的并非易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可能像你一样曾经面对听众。他们希望你能成功。他们希望听到你的信息,理解你说的话。他们希望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觉良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理解你告诉他们的东西,并从中获益。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不会来听你演讲了。当你能接受并消化这一点时,你就在克服演讲的恐惧心理这条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演讲稿范文《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