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今天召开大会,部署全市续修志书工作。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几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续修地方志
修志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代代相续,永不断章。我国向来有盛世修志之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文存史的先河便已经开启。到了汉代,编纂地方志书成为时尚。唐宋时期,编史修志为官方所提倡,修志用志盛极一时。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在南康为官,上任之时,人们夹道相迎。但朱熹一下轿便问:“你们把地方志志书带来了没有?”这就是“下轿伊始问志书”的文化佳话。明清两代编纂地方志不仅为官方所提倡,留下的传世之作也最多。我市从清雍正十一年(1754年)设置到光绪十八年(1893年)的160年间就修了3部史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各种旧志书8000多种,18万卷之多。地方志准确地记载了历史沿革、天文地理、风俗民情、物产资源等等内容,具有特殊的实用价值,是治理一方的重要文献。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旧方志的研究和编写新方志。早在战争年代里,每当攻克一座城池,毛泽东同志总喜欢找到当地的志书看看。1941年,在他起草的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特别谈到“要搜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地方志的整理和编纂作过许多具体指示,国务院在制订全国社会科学十二年规划时,把编纂地方志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地方志小组,于1958年10月间起草了《新修方志体例草案》。之后,全国有一些地方编出了志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战略部署的实施,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提上了议事日程。1980年起,地方志编纂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并且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修志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地方志编纂工作走上规范化运作的轨道。1999年9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了165部(卷)省、市(地)、县(市)三级志书的编纂任务,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表彰。我市在首届修志工作过程中,完成了市政府部署的市、县区、镇村志编纂工作,同时还完成了40余部部门和专业志书,系统地见证了我市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每20年要续修一次地方志。从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完成,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又取得新的成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现代我市的宏伟目标,必将奠定我市新世纪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文化基础。第一部市志系统地记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面貌,续志则是要通过具体史实,生动形象地记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我市的基本面貌,为我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续修地方志,既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第一,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我市的历史和现状,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一部成功的地方志,本身就是科学、真实、准确的资料总汇,我们在进行建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胸中有数。地方志,是地方百科全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市情资料,从而起到借鉴作用。第二,是弘扬地方文化,进行地情知识教育的乡土教材。我市不仅是一座资源富饶的能源城,而且拥有值得骄傲历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对城市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树立了大的发展观,经营城市的理念初步确立,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增长期。与此同时,城市品位也得到全面提升。通过续志,记述好这一切,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忱。第三,可以为后人留下一份可靠的历史资料。地方志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动员各方面力量,把分散的各种资料搜集起来,经过查对核实、反复研究撰写而成的,这些资料是历史的最好见证。由于当代人对当代的事最清楚,地方志就是当代人写当代事的特殊载体,其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是其他载体所不具备的。续修地方志就是保存历史,是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第四是促使干部专业化、知识化的一个途径。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可以造就出一批熟悉全面情况和精通本系统、本行业的专门人才,有利于干部的专业化和知识化。可以肯定,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编纂地方志工作,一批具有一定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干部队伍,将会逐步培养出来。123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发言稿《续志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