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活动结束,我们的年级组注重务实高效、团结协作,凝集集体智慧;注重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形成的教学合力,再次召开各备课组长会,交流总结反馈组内听评课情况。下面为各组评课反思情况:
语文组,孟校丹老师《老山界》一课,授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从解读内容到把握人物性格、精神品质,问题设计得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鲜明。本节课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比如,学生自由读书时间稍长,可以设计更多学生参与的形式。
数学组高东老师9月9日上了一节《等腰三角形》的研究课。本节课教师用心准备,透彻把握学生,清晰地体现了几何学习的过程特别;学生亲自动手裁剪出等腰三角形,让学生亲身经历几何学习的过程,体现出教学中的“动”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胸有成竹,设计鲜明,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又让听课的老师觉得“静”的舒服。有条不紊,恰到好处,整节课动静相宜,恰到好处,受到听课老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英语组,9月8日,王红梅老师以“健康生活方式引领优质学习”为话题展示了《unit 1 section b 3a》一课。王老师的课很有特色: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领会了健康生活方式引领优质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王老师的课还展示了我校初中部英语教学的特色和优秀传统――小论文写作的成果。所有的教学环节教师备课非常精心,对教材钻研得很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非常好,显示出平时教师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很到位。
生物组,9月10日,林玉芝老师在生物实验室上了一节题为《探究小鱼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生物公开课。这节课多角度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所选事例、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注重了对教材的挖掘、延伸、拓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以实验探究为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
地理组,田红老师上了一节《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复习课》。本节课中,老师利用分片记忆法,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按教材中所划分的七大分区进行学习全称,熟悉省区名称,并落实到认图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行政区空间概念。田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竞赛活动非常有益;但由于竞赛活动只是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竞赛活动受教学内容、场地因素、课堂秩序等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时间的分配等问题。
政治组,9月7日,余娟老师上了一节题为《我爱我家》的政治公开课。在这一堂课中余娟老师安排学生一起看照片、说照片,为家人做事情等多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深化感受。这比课堂上空洞地介绍家人、谈感受更受到孩子的欢迎。无形中,孩子们了解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自然产生出爱家人、为家人服务、给家里争光的思想。《我爱我家》这节课无形当中与我们的主题活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了一次很好的衔接。听了这节课的班主任老师一致反映:这不就是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嘛!123
历史组,曹韵老师的《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容量很大,无论是视频资料、文字资料还是图片资料都很丰富。将本课内容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大标题展开,脉络清晰。本课由台湾爱国诗人的《春愁》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曹韵老师将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及导火索分析的十分清楚,便于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在讲述黄海海战中,运用多媒体播放《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率领广大爱国官兵撞击日军吉野舰的场面,引导学生思考邓世昌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人印象深刻。但也正是由于老师准备的资料太多,课堂上在给学生的讨论时间比较少,所以建议在资料的选取上要做好取舍,给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时间再多一些。
物理组,9月6日,张长磊老师在初二(12)班做了>的公开课。课堂引入,先以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以及温度的单位和简写。然后,再通过这种感觉来比较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教学生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在认读温度计模型时,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零度来指导认读。并提醒,零以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学生结合模型来观察和理解,比较形象和直观,也较容易理解。很巧妙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整节课很紧凑,各个知识点之间过渡衔接的好,讲解也很透彻,演示实验清楚效果好,教学环节完整,充分体现了张长磊老师很强的的教学基本功。
9月10日,陆帮老师在初二(14)班做了>的公开课。本节课的教学,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的培养,将原来作为演示实验的“固体熔化过程”改成了学生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陆老师在学生实验完成后,根据学生实验图像,适时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所表达的语言不断地被纠正,完善,最终得出结论。整节课语言很流畅,实验效果也很好,教学环节完整,充分体现了陆帮老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9月13日,吕卿卿老师在初二(3)班做了>的公开课。在《蒸发》这节课的教学中,吕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活动,让学生再一次经历、感受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什么是蒸发现象、蒸发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要吸收热量。通过生活中普遍的蒸发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蒸发的快慢。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进一步强化了“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离不开生活”的理念。然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猜想的结论,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实验是检验知识的唯一途径,同时使学生巩固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这两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节能
环保教育,体现我校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
9月15日,陈希连老师在初二(10)班做了>的公开课。这节课,陈老师采用了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要有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作为一堂非常充实的物理课,整个课堂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学思路要严谨、合理,知识点覆盖全面。同时注意了科学的引入,自然的衔接,使整堂课顺畅的进行,课堂的练习很精炼,能体现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课上能充分掌握整堂课的精髓。做到既把物理的课的内容上的精彩,又能把教学成果进一步落实123
9月17日,赵赛男老师在初二(8)班做了>的公开课。在引课上,赵老师是通过给学生们观看了一段神舟七号的录像,让学生们注意看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的白气,让学生思考,白气是火箭喷出来的吗?然后再看一段烧开水的视频,沸腾恰好是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难点是液化需要放热,针对这个讲授的时间比较长。讲授法过程中用了很多启发式提问,提问过程中注意到了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让赵老师很满意。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很多,给同学的展示全面、丰富。练习题的数量也适中。
通过此次“提高课堂有效性”研讨活动,初二年级各备课组老师不但锻炼提升了教学能力, 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减负增效,控制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意义。全体备课组通过关于高效课堂地研讨,今后会更加关注课堂生成与预设,更加关注情境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及有效作业地研究。老师们也通过研讨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初二学生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方法, 真正做到教学以人为本, 减负增效。
123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部门工作总结《“提高课堂有效性”研讨活动评课反思》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