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中学的创办
民国时期,青海位于中国边缘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此时的青海人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改变青海现状,促进青海发展,青海开明人士以及当政者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创办学校,发展教育。
1.穆斯林中开明人士的觉醒促进了昆仑中学创建
自明朝中期创立了经堂教育起,到清朝乾隆帝前,青海地区穆斯林社会的教育主要以经堂教育为主。清乾隆年间,西宁府佥事杨应琚深感“郡关东回民甚多,多习回经而不读书”[1]p294,“重经轻书”、“重武轻文”的保守观念盛行,为了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的局面,杨应琚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穆斯林聚居区的西宁府东关开办回民社学,“创设学舍,延师教读”[2]p295,这是青海创办民族教育的开始,揭开了穆斯林教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领导建立了中华民国,在教育上推行改革。在实施国民教育时, 也重视民族教育。教育乃兴国之基,为一国文化之基础,穆斯林们深知其重要性,于是一些开明绅士积极号召穆斯林们一起致力于发展教育。马麒主政青海地区时,为了发展穆斯林教育,在邵鸿恩等人的提议下,于1922年5月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内成立了“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该会成立后,根据会章所规定的“促进回教青年弟子教育,并阐发回教真谛”[3]p84的宗旨,在穆斯林聚居区创设学校,招收穆斯林学生。
2.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为昆仑中学的创办提供了制度保障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第一期实行义务教育办法大纲》和《短期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大纲》,通令各省推行义务教育。为了顺应时代趋势,青海省教育厅也根据指示拟定了《推行短期义务教育之步骤》开始在省内推行义务教育。1935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开始推行第二期义务教育,省教育厅也拟定了《办理义务教育进行程序》,把义务教育作为“六大中心工作”之一,下发各县执行。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了昆仑中学的创办。
3.青海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昆仑中学创办的直接动力
青海穆斯林学校教育是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马麒等人的努力,教育贫弱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在1929年青海建省时,青海教育现状仍然是:“讲教育识字的不够二百分之一”[4]p159,这样的情况令人十分担忧。1931年马步芳任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回促会)会长,为了实现培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才的目的,学校的创办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军事经济教育为充实国力之三大要素,尤以教育为军事经济之基础”[5]p4,“对于教育之推行,依然臂划经营,戮力设施,俾能建立地方文化之基础。”[6]p6于是专门拨款在西宁修建第一中学,简称“回中”,1935年更名为高级中学,1936年又更名为西宁中学,1942年正式更名为昆仑中学。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毕业论文范文《[民国时期上海的中学]浅析民国时期昆仑中学对青海发展的影响论文》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