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经验心得:面对三岁“小魔怪”

来源: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22 本文由倩倩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经验心得:面对三岁“小魔怪”

  编者按:孩子在2、3岁时,会迎来第一次叛逆期,家长对此觉得很苦恼。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给各位家长的建议吧!

  家长问

   糖果刚满三岁,最近有些叛逆,想要的东西一直缠着耍脾气,躺到地上哭闹。比如咳嗽不可以吃甜的,她就是想吃,就一直耍脾气;还有比较着急,自己吃饭夹菜夹不上她就着急,把筷子扔掉把勺子扔掉,然后哭闹,这种情况老师们怎么看?

  夏山答

  孩子两岁到三岁左右出现叛逆,从成长的角度是正常的、可喜的事情,因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力量都增强了。

  三岁前孩子完全依赖家长建立安全感对环境的信任和希望感,建构后孩子就要踏上新的成长阶段,进入新的阶段,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专注的探索,致力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蒙特梭利称为敏感期。

  一般第一叛逆期出现在两岁左右,孩子在身体上能力强了要尝试自己做,表达时总说不,以前顺从的都会拒绝说不,表现为执拗。

  自我意识敏感期出现在三岁左右,身体和表达能力比执拗期更强了,执拗的程度更强。因为孩子要进一步确认自己的自由意志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从而获得尊严感、力量感、自我认同感,这才能支持孩子独立、自信、把安全感建构在自己内心。这部分内在信念系统的建构对孩子一生都很重要!这个敏感期的孩子需要支持,孩子的家长更需要支持。

  推荐大家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

  家长问

  那作为家长,面对孩子这种行为,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夏山答

  一、妈妈先觉察和倾听自己

  如果看到孩子这样,妈妈的情绪可能被激起,引发“战争”。那么建议妈妈在处理之前,请先照顾到自己,可以把孩子交给家人后处理自己的情绪,此时做几个深呼吸能帮助你快速回到自己的中心,以平静的心面对问题。

  这个情绪一定来自你的某个信念或者过往经历,看到是什么信念或伤痛?接纳放下。如果自己无法接纳放下,那么事后可以寻求外部专业的帮助和支持,放下执念,疗愈自己。

  户外活动的糖果

  二、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发脾气是正常的,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拒绝也是正常的。

  我们需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并倾听协助到孩子情绪的释放,碰到咳嗽不能吃糖哭闹的时候,就可以表达:“妈妈也很愿意给你买甜甜的好吃的,能买好多你爱吃的甜食就好了,可咳嗽不同意我买,这让糖果很生气是吧,气得都哭了!咳嗽你快走开,让糖果好起来,我们就能买好多甜甜的好吃的啦!”

  这是一个话语的例子,提示家长把孩子内心的矛盾表达出来,如果能以故事或游戏的方式表达,孩子更容易接受。我相信家长的智慧!一定会有更多创意!

  倾听对孩子很重要,帮助孩子梳理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并帮助她表达出来,慢慢地,孩子就学会自我倾听了。

  做手工的糖果

  三、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当我们知道孩子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接纳允许孩子、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时间陪伴他达成,体验到自我认同感。

  过程中可以协助,但还是多具体肯定孩子的智慧和力量,让孩子感受到她具有了各种能力,内心也具有了强大的力量在支持着自己,确认安全、自信走向独立。

  此时的孩子处于安全依恋与独立的矛盾中,她要独立又怕家长因他的叛逆而不再爱她,所以家长要多寻找机会自然的表达爱。

  如果孩子的意愿行为不合适,家长也需要拒绝,制止她不适当的行为,同时需要表达确认永远爱他,并引导她采用合适的方式去做事情。

  推荐绘本《我永远爱你》。

  公众号|夏山学校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育心得体会《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经验心得:面对三岁“小魔怪”》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魔怪  经验心得  幼儿园  面对  教师  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jocu.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