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语言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知识的一种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导游语言艺术通过优化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从而树立良好导游形象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传递能起到“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这一效果的,才称得上是“导游语言艺术”下面小编介绍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希望能帮到你。
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
前 面从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出发,举例说明了其个性特点,但是,其个性特点中又带有一定的共性,也就是说,导游语言艺术风格无论怎样别具一格,都具有准 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三个共性特点,它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方面的要求,各有其特殊的含义,但三者又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准确性
对于导游语言艺术风格来说,准确性是其十分重要的特点,也是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导游员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在导游时不要老是想着“我多麽高明”而装腔作势,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作到就实论虚,言之有理,不能品凭主观愿望 ,任想当然去进行导游解说。马虎草率,或全靠夸大的事实材料和凭空想象的材料,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等等 ,都不是运用导游语言的严谨作风。因此,在语言的内容上要做到三点:
第一,事实要准确。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的客观实在,他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具体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导游员讲任何一件事实和数据时,必须有根有据,不可凭空捏造。
第二,要把道理讲得准确,善于抓住事物(景观)的本质特征,把道理讲的尽可能全面、透彻一些,不然就会使顾客形成“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 ”(毛泽东语)的不好印象。有的导游语言之所以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感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导游员对导游内容有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例如,一位导游员在给顾客讲解故宫的建筑特色时说:
故 宫建筑类型丰富多彩,布局严谨,井然有序,除了建筑造型、色彩与装饰外,还特别重视空间组合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对空间组合艺术一向非常重视。无论在 选址、布局、装饰等方面都是依照空间组合艺术的基本原理进行的。这一特点,在紫禁城宫殿建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太和殿自身的台基,面积为2377平方米,高度仅26.93米,只不过相当于一幢普通的八九层楼房。如果没有三台衬托和门庭陪衬,就难以达到如此惊人的艺术效果。其建筑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空间组合与单体轮廓设计的以巧妙地组合,形成即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建筑群体。
中 国建筑设计有两个侧重:一个侧重大效果,即环境设计;一是侧重细部,供认仔细欣赏,两种办法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故宫外朝大殿的设计多侧重于大效果,比 如午门、太和殿内外的座院是成千上万人的朝会之所,是紫禁城中最庄严和隆重的场所,在豁然开朗的太和门广场上,即可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庭院中的五座飞虹桥 与玉带般的内金水河纵横交织、洁白勾栏的曲线组合了如虹似锦般的立体交叉,吸引着人们的视觉,因而在人们步入午门之后,不用指路牌的导引,就会情不自禁的 趋向太和门。这便是艺术的魅力,就是空间组合处理人与物、物与物关系的巧妙创造。
这位导游员在这段讲解中对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建筑特色进行了细致的、十分精辟的分析和评价,有根有据,有比较有鉴别,因而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第三,引用语言要精确。在导游中适当引用一些至理名言,精词妙句,都有利于增强导游语言的效果,但必须准确无误,决不可曲解,断章取义。请看一位导游员介绍郑州黄河游览区的一段导游词:
据 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人们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 治和社会。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叹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 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黄河来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人们所 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 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黄河中吸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的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何琳《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
这位导游员先后引用了李白、郭沫若的诗句和谚语,由于引进的精确、恰当,因而增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第四,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首尾连贯,合乎逻辑。马克思曾说过:“应该逻辑地思想和明确地表达思想。”(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精确的语言能表现导游员精密的思想,也能表现他(她)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功夫。请看一段导游词:
在 中国,园林被分位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豫园属于私家园林。大家知道,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过它们都有四个基本元 素组成。这四个元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数的私家园林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有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头。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的。园主姓潘, 是个大官,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度晚年。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喜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未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落,其后 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陶昌宇《上海豫园导游》)
这段导游讲解层次条理都十分清楚分明。豫园为何成为“必游之地”的名胜,导游员讲了两点原因,首先是讲它所具有的中国江南园林特点,其次是讲它的历史原因,尽管没有用表示顺序的词语,但连贯性强,能给人以明晰的印象。
(二)鲜明性
所谓鲜明性,就是观点明确,态度明朗,这是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 又一基本要求 。首先,导游员的态度要鲜明,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和爱憎情感。请看实例:
有位导游员在接待一批西方游客时,有人问他:“有人说,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是拿美国的工资,娶日本的妻子,吃中国的饭菜,住英国乡村式的房子;而 最不幸的男子是娶美国妻子,住日本房子,吃英国的饭菜,拿中国的工资。对此你怎麽看?”这位导游员说:“吃中国饭菜是一种幸福,这没错,因为中国是个美食 之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认为中国的工资低到了世界上最不幸的程度的说法,是不确切的。中国的工资收入只是有形收入,另外还有无形的收入,如公费医疗, 生活补贴,低廉的房租水电,奖金等等。如果把这些无形的收入折算成工资,就不会低于年薪800美元!”在这席话中,这位导游员自己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是非观,游客们听了都大吃一惊,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改变了对中国低工资的看法。
其 次,导游员解说的重点要突出,要集中,这也是使鲜明性显著的好办法。在丰富纷繁的导游内容中,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企图把一切都灌输给游客,其结果必然是 事倍功半,因此,要善于分清主次,根据实际情况把重点要点突出出来。这样才能使游客产生鲜明的印象。比如,南岳衡山值得讲解的东西很多,既有“势雄”“景 秀”的自然景观,又有“境幽”“文丰”的人文景观。这就要或重点讲“势雄”“景秀”,次要讲“境幽”“文丰”,或次要讲“势雄”“景秀”,重点讲“境幽 ”“文丰”。在重点之中又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如果主次不分,游客听得的印象就比较平淡,同时,也可把自己要讲的要点理出来先揭示给游客,这也能使你的讲 解内容鲜明、突出。例如: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武陵源景区,武陵源景区是十分迷人的,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雄奇优美的奇山异石,二是秀丽迷人的溪潭瀑泉,三是姿色俱佳的动植物。这里,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武陵源的奇山异石… …
像这样开头,游客对武陵源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随着导游员循序渐进地往下讲解,其轮廓就会越来越清晰。
第三要注意语言的鲜明性。鲜明的态度和观点,必须经过鲜明的语言表现出来,鲜明的语言还能充分表现不同的语言风格,如简洁、细致、明快、藻丽。
(三)生动性
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生动性,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敢于创新
所 谓“创新”就是要敢于实事求是,敢于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说明问题,要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 人,感动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纯粹是机械照搬导游资料上的介绍,拾人牙慧,就不可能有甚么感染力。有些东西是资料上没有的,要靠导游员自己去收集、 考察、体验、归纳、整理。因此,只要有“千回百折费寻思”的精神,才能“道出人人意中语”。
2.要富于形象性
形象性是生动性的一个要素。尤其在讲述游客眼前没有形象的景物或故事时,特别要讲究形象,或用游客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进行类比;或用有声有色的语言(包括动作语)进行描述,这都是增强形象性的方法。
3.要善于变化
死 板、老套、不生动,如果有了变化就生动了。变化表现在不少方面,如组织导游素材的新颖角度,导游“作品”层次、结构、语言句式的变化等等。例如,有的导游 员在讲解时,常把自己参与进去,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解说,这比那种以旁观者的口吻进行的解说要生动、活泼。有的导游员采取问答式的导游方法,游客参与进 来,一问一答,循循善诱,既有情趣,又能达到导游目的。
4.要有创造性
大到表现手法,小到句式、词语到可以表现出导游员的创造性。试比较下列两例:
①这 叫日晷,是我国很早就发明、秦汉时代即已广泛应用的一种计时器,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的阴影的位置以表示时间。在这晷盘中心的铁 针上端是指北极,下端指南极,晷盘上下两边刻的是时辰,上面时辰由早到晚向左转,下面时辰则向右转。每年春分后看上面的针影,秋分后看下面的针影。这个日 晷是明代和清代所置,虽然早已废弃不用,但仍闪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②这 个由石头做的东西叫日晷,发音和日轨一样,是古人用来看时间的“石头钟”,他在秦汉时就已广泛应用,虽然没有现代的电子钟、石英钟轻便、准确,但有一定的 科学性,它是借太阳光照在铁指针上的阴影位置来表示时间的。指针两端刻的这些字叫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几点钟,但没有精确到分和秒。不过,在两千多年 前,世界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能造出这种计时器是不简单的,它说明我国古人的科学头脑是比较发达的。
例 ① 和例② 讲解的都是北京故宫太和殿中的同一件文物,但相比而言,例① 虽然讲的比例② 细致,但不及例② 生动,其原因就是例② 运用了创造性的表达手法,它不是复述书面资料介绍,而是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通俗浅白,生动活泼,其中“石头钟”这个词语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听起来比较形象贴切。
此外,幽默语言也是生动性所要求的。前有章节专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 之,导游语言艺术风格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准确性是基础,做不到准确性,就无所谓鲜明性、生动性,但只讲准确 性,忽视鲜明性、生动性,导游内容就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就会影响导游语言的艺术效果。只有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达到鲜明、生动,导游语言艺术风格才能发挥它 的积极作用。
导游口才的训练技巧
一、导游服务各阶段的口才训练内容。导游服务始于接站,终于送站,中间还要经过沿途导游、景点导游和旅途生活服务等。其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导游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艺术,比如怎样在接站时给游客一个好的印象,怎样使讲解能牢牢地吸引住游客,又怎样为游客排忧解难等。高超的导游口才能让游客既饱眼福,又饱耳福。
二、导游讲解的知识和技艺。导游服务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导游讲解。导游讲解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知识水平,另一个就是口才水平。有口才的导游员能成功地为死景注入生机与活力,为看似普通的景点点缀上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从而激起游客参观游览的兴致。因此,每个导游员都应努力掌握导游语言的表达技巧,为自己的导游讲解添光增色。
三、由低到高进行循序渐进式地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练就好口才,首先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深入、系统地学习导游各阶段具体的表达技巧与艺术。遵循了这样的训练规律,我们便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的。
对于口才欠佳的人来说,练就好口才并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演讲与口才《导游语言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