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2011年小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来源: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12-08 本文由沐沐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2011-2011年小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以xx书记的两个务必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乡学区的各种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以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务实创新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第二、三课堂活动,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1 、 狠抓教学常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大力推进课改试验工作和信息建设进程,着力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效益, 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监控,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加大教研力度,改变课堂教学,超标完成上级教委下达的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 指标。   在课堂教学达标创优中,我校教师力争全体创优。

  4,加强课题的研究与管理,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探讨提高课堂效益的成功做法。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1、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项服务承诺”等制度和规范,关心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同志,为人师表,营造和谐的家校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根据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年级制定操行评定、养成教育细则,结合操行评比,进一步完善“校园之星”、“每周之星”、的评定运行机制,做好总结推广。

  3、少先大队要指导好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监督评比工作和雏鹰争章达标活动。抓好“三操一课四活动”,体育教师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根据班主任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创建文明班级。

  4、深化德育的渗透作用。认真上好思品课,开好晨会、周会、小干部会,尤其是各中队积极开展好主题班队会;规范升国旗仪式。继续建好校园之声广播站;结合重大节日,举办手工、书法、绘画展。努力营造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发挥橱窗、黑板报、手抄小报的作用,从多方面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各班要至少有一处特色栏目,教室布置要新颖、实用、有激励作用。

  (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使学校教学工作沿着“紧张、有序、高效”的轨道运转。

  1、继续坚持和完善教学工作各项制度要求。学期初,各科均要按照课节规定(周课时量x17周)做好学科教学计划。本学年将继 续优化备课形式。教师 在 熟读教材掌握本学年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书面与电子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写 出 灵 活 多 样 且 有 实 用 性 的教案,教案应写清楚本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后进生姓名、后进生转化措施、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案要能体现整体教学思路,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整篇教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应放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效果上来。本年将教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要求教师着力做好课前预习,广泛应用远教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为其中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音体美等课要求有简案,要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授课。教案的检查将结合教本批注和听课情况及时更新要求,并进行记载和批注以强化教案备写的质量和作用,教案周一签阅,签字不到按无案上课对待.

  2、 继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加 强 课 堂 教 学 监 控力 度,每月所有教师相互听课两节以上并进行量化打分,每月所有教师上汇报课一节并进行量化打分,随后经过学生评议和教师自评后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作为  月 考 核 课 堂 教 学成绩,纳入当月的月考核,督促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课堂教学效益,提倡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做到精讲多练,,重视个别辅导。

  3、作业批改和布置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要分层分类设置作业,对中差生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将错漏及时进行补救。作业的设置上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严禁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同时,要严格要求作业质量,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二年级使用铅笔、四、五年级一律使用钢笔,不准学生使用圆珠笔或较细的自动铅书写以彻底提高我校学生的书写水平。作业中出现的错题错字要及时督促学生改正,批阅时要细心,不得出现漏批、错批、批阅大勾(几个小题使用一个阅号)、学生批阅等不良现象,二年级的生字、数学书面作业批阅不得低于18次,四五年级语文笔记一课一阅,数学作业不得低于18次,语数配套练按进度批阅,作文每学期五年级9篇以上,四年级10篇以上,周记每周批阅一次,每学期17篇以上,作文周记批语要详细,作文批阅的重点要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周记批阅的重点应放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上,严禁将周记作为作文来写评语。重视写字课教学,不准把写字指导课作为课后练习来对待。二年级写字课重点指导铅笔字的练习,四五年级分别进行毛笔和钢笔字的练习,每次两方,指导一方,自练一方。 12

  4、扎实落实三级目标管理。教师要将本学科总体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继续将单元教学作为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来抓。重视单元检测,并随时将单元检测的成绩上报学校总成绩册,便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将分别对语数基础知识进行检测。

  5、认真开展每周四的兴趣小组活动,确保活动开出率,提高活动质量,争取办出特色,本学期成立的兴趣小组有:电子琴小组(张金玲)、体育小组(茹作联)、文艺小组(杨晓春)、美术小组(殷丽)。有辅导教师制定好活动计划,每周四下午两节后开展活动,时间保证在一小时以上,注重活动质量,注重学生技能的发展,让学生能真正带着兴趣去活动。重视图书借阅工作,建 立 班 级 图 书角,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6、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每周五下午活动课为集中阅读时间,各班的图书角,学校图书室都要该时段开放。采取互相传阅、借阅。生均每月借阅不少于4次,图书管理员要做好详细的借阅登记。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怎样做读书笔记,交给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低年级每天写摘录和自己的见闻,四五年级写读书笔记。每两周语文教师签约一次。将读书、说话、写作结合起来,切实重视说话训练,语文课坚持每天的说话训练(成语故事、名人名言,谚语,古诗朗诵等),以天天来演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7、按照学区有关要求,组织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争取本校教师掌握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熟练制作各种课件。学校在第18周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比赛,并予以评奖。同时建立杨老师与杜老师、张校长与殷老师、谢老师与茹老师的1+1帮扶队伍,积极帮助教师快速提高,成长。

  (三)强化校本教研

  1、深化教研、促进课改。1)、学校成立课改工作小组和课堂教学评价小组,由谢生玉任组长,成员:张金玲、杨晓春,指导课改实验工作。2)、利用校本培训时间,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和反思交流活动,在集体备课中进行备课方式的研究,探索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同时每位教师每月撰写2篇案例、反思。3)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讲座光盘、案例实录、反思交流、课题研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多种形式,使教师与新课改共同成长。4)、加强交流与学习,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结合片区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赛活动(定课赛主题),学校领导要上好指导演练课、示范课。5)、学校各教研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行,教师人人也要有教研课题,课堂教学与论文撰写要围绕课题进行。6)、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喜报、便条、书信、家访、家长会等),与家长友好沟通、协调,促进课改的顺利推进。深入研究并科学合理有效地用好管好成长记录袋和家校联系卡。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育的新颖性,实效性。学期内,教师积极争取多上、上好每一节电教课,至少每周上好4节多媒体电教课,要提高多媒体电教手段的实效性,不生搬硬套,不应付数量,上之前,授课教师要认真熟悉所用的课件,课后要及时填写好电教单。除此之外各个年级根据学科内容,采用教师搜集、学生制作等方式,把教具、学具引进课堂,变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易于接受知识,锻炼动手动口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制定实验课计划,认真上好演示、分组实验,及时填好实验单。重视音、体、美、科学、微机等课的教学。

  &n

12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工作计划《2011-2011年小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2011  教研  学期  小学  计划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qumo.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