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辩论、辩论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能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大学中的辩论是什么样子的,欢迎借鉴参考。
1.大学里的辩论实际是怎么样子的?
辩论是一个江湖,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在其中挥洒自己的青春,很多人愿意在这里老去,为了他们所奉行的道,他们不惜献出一切。这样的江湖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口耳相传,而如今,他们只存在于那些白衣侠客的传说中。
我在大学前只看过一场20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武汉大学对阵马来亚大学,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在阴差阳错的考上现在的大学之后,我开始接触辩论,打比赛,了解辩论的生态。
我周围的辩手形形色色,很可能一个平时穿着拖鞋背心上课的人周末就西装革履的站在场上风流倜傥,也很可能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在交锋的时候能够滔滔不绝。所以请不要把一个辩手在赛场上视频里的样子等同于生活中的,真实的他。
辩论赛能让你羡慕辩手的素质,觉得他们说话口才很好这很令人高兴,起码一场比赛的表演性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觉得辩论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就像你所说的,很多东西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经不起推敲。先说一句个人建议,喜欢推敲的你,有很强大的辩论天赋,如果你加入了辩论队,希望你能好好发挥这一天赋。
我认为让辩论场上的话听起来很舒服但是其实都是草包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辩论的技巧越来越成熟。
从93国辩的人性之辩到10国辩用人不疑,我们发现马来亚大学要逻辑不要脸的辩风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变本加厉。很多比赛很多队伍都在重视辩题定义的切割,逻辑的包装,战场的推进,甚至是战术的选取(这里解释下战术的问题,比如打一个辩题有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两个方面,有的队伍知道自己的论点在事实层面不占优但是在价值层面占优于是会特意设计自己的全套体系和稿件在上半场交锋多的环节先和你在事实层面上打平,在下半场一面用防守逻辑防守一面大打价值牌。一般这样的战术从小结开始,具体请参考第三届华语辩论赛南审对武大网络围观是否有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所以我们看比赛看到的场面话越来越多了(比如10全辩决赛陈铭举了一个上厕所和工作相比上厕所更急但工作更重要的类比几乎每一场政策类比较辩题都会听见有人用这个并不恰当的类比来抨击对方标准。我说它不恰当因为当下急需本身就是一 种更重要。
而且,所有类比在本质上都有不恰当的地方,推翻它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胜利而做的论越来越多(例如在谈宅文化是不是让生活更精彩的时候把科技给人们带来的足不出户的便利也通通和宅文化划等号),为了推进而推进的战场越来越多(会临场反驳的越来越少,执行机器越来越多),所以往往能做到场面的压制,但是根本不能真正服众。
2)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重视技巧了?
因为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辩论什么了。我同意哈佛公政课教授桑德尔的话:我们应当辩论本质。我们不需要对待辩题像对待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拆分辩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完善每一个定义,绞尽脑汁想出一点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便如获至宝。
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只有:找到这个辩题中这个方向最对最能打动人的话,把打动人的理由找出来,把这句话说出来。所以每次看黄执中的比赛我会觉得很享受(推荐应不应该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和公众人物应不应该表里如一,情辩特色一览无遗)听他说话永远不会觉得没道理,不论在场上还是场下。
但是国内很多人都会叮嘱初学者不要学黄执中,大概是害怕邯郸学步,也和很多人都在模仿西交铁立论强坚持快反驳的辩风有关吧。
2.大学里的辩论圈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有一个大学社团圈应该有的样子,我在辩论圈里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厉害的学长学姐,还有志同道合的同级生,当然也有喜欢的女孩子,还有雄心勃勃的后辈。我们也交流辩论以外的事情,也在谈论学校的选修课选什么会比较好,大类专业里选哪个方向前途会比较光明,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辩论成为朋友情侣基友。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辩论圈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杯赛,各种厉害的学校迅速崛起,但是很遗憾,这个圈子越玩越小,那种国辩盛行之时每个人都觉得辩手就在身边的感觉似乎已经消失了。辩论圈变成了辩手和辩手之间的圈子,和普通大众有了距离,辩论也变成了辩手的游戏,而非观众的文化大餐。但是辩论不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些我们想告诉大家的事情么?为什么这种人人都能想人人都应该想的活动现在逐渐变的小众而神秘了呢?
这和之前辩论风格的改变有关系,辩论赛变成了语言文字逻辑的诡辩游戏,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觉得辩手是玩弄事实的骗子从而不喜欢参与辩论活动或者观看辩论赛。或者说,辩论现在的风格改变了很多人对辩论美好的憧憬,有很多新生在参加几场比赛后就明确表示这和自己想象中明辨是非的辩论赛相差的太远选择退赛(我觉得这是实力不够强大导致的,真理永远是胜过谬论的,即使对方再流氓,你找到属于自己一方的真理也能够做到击垮对手)
与此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关注自身出路的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将辩论和前途放在了对立面,觉得辩论耽误学习,影响成绩这是新生离开的另一大主要原因,甚至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大学的学习环境本来就不是真空,保持一个高中一样的学习环境本来就不是生活的常态,也许,你不够优秀只是不爱你的一个借口。而优秀的高年级辩手忙于考T考G保研考研实习也失去了很多比赛机会,我们院队每年能有三五位实力强大的辩手留下已属不易,青黄不接也成为了辩论圈中不大愿意看到但不得不承认的现状之一。当然这点最直观的还是明星级辩手的缺位吧,陈铭之后似乎就很少有人有资格参加一系列的全明星表演赛了,这也许和缺乏国辩舞台有关吧。
当然了,辩论圈有没有什么黑幕,勾心斗角,互相争吵?有,多的很,大院排挤小院,强院不带弱院,这都太常见。但是这些都不是辩手的生态,小人的勾当小人自己玩,辩手要做的就是在场上推平你送你回家而已。
3.辩论能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有人宣称自己因为辩论在求职中能够处于有利地位,我对此表示怀疑,我不认为大企业挑选员工会因为一两句漂亮话,求职成功和你的资历才华密不可分而辩论对你的专业学习其实帮助并不大(我是理科生,也许文科会帮助大一些,法学也许更特殊,暂且不论)
我觉得辩论能锻炼口才/语言表达/交际说出这种话的人纯粹是不了解辩论,因为辩论是要!天!赋!的游戏,只有你有足够强大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足够清晰的思维,你才有资格触摸这个游戏的门槛(我没有任何说辩论优越的意思,我只是说这是个天赋决定成就的游戏,单纯的努力是没办法让笨小孩变成黄执中的。当然黄执中早年也有自闭倾向可是我觉得他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想说罢了),而且,辩论不是演讲!不是让你学会如何走向人生巅峰的工具,所以如果你抱着辩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好处的心态,请尽量不要轻易尝试辩论。
那么辩论在潜移默化中带来的好处有什么呢?
比如:能让你多学一些文化知识。这个听起来很可笑但是确实是真的,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尤为可贵,传说复旦西交为了准备国辩会把队员拉来集训恶补人文知识,所以才有蒋昌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现在虽然做不到十年前的程度,但是在打辩论的时间里,的确能高效的掌握一些心理学经济学常识(我还遇到过一周时间大家疯狂恶补法学,学习一个法案怎么出台怎么完善配套法案,感觉获益颇多)还能对一些模糊的概念进行深入了解,比如经常提到的民主是什么意思?美到底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经常思考这些也是有趣的过程吧。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黄执中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得已。辩论让我们学会倾听,学会在自己信服的角度倾听他人,学会在自己不信服的立场上说服自己。
再引用周帅的一段话结尾:所以说,朋友要成为知音,需要一种超然于友情之上的中立,而这其实很难。更多的情况则是,友情所带来的偏向性和联盟关系,使得我们既缺乏客观立场,也没有迫切动力去深入理解自己的朋友,这个时候,才愈发显出对手的可贵。好的对手不会恨你,因为恨和爱一样会干扰判断;对手只会研究分析,试图真正理解你,因为这才是最关键的取胜之道;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优势,到了最后,相较于朋友,对手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被称为“知音”的人,这真是一种诡异的辩证。
这个道理乍看比较古怪,事实上却不难理解:假如天下都是李逵,宋江活着其实也没啥意思;如果世上没有刘备,曹操带甲百万也比不上青梅煮酒过瘾。因此我宁愿相信,孔明给周瑜吊孝是真哭,凯撒因为庞培被杀找埃及人问罪是真生气,因为高手的寂寞,实在不是那些追随者能够排遣的。没有等量齐观的对手,又要到哪里去找知音呢?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争战尚且如此,文明社会中不同观点间的论战,更应强调这种“对手才是真知音”的态度。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辩论赛《大学中的辩论是什么样子的》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