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工作计划

来源: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4 本文由依依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兰祥勇

  副组长:周全  代勤杰  王玉兰  陈挚

  成员: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音乐、美术教师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每日一诵(3~5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学科整合。

  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

  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检查方式: 看课  备课教案  要求备课中有所体现

  每位教师要围绕学校和区教委的计划安排制定个人的实施计划。不用复杂,简单写出你准备怎样做?有操作性即可。

  (四)活动开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中高年级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五)活动评价

  1、开展班级“诵读争星”评比活动。

  (1)各班学生自备硬面抄,将“我会背的诗”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

  (2)组织学生自评,由学生从诵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组织学生互评,通过检查古诗记录本,抽背古诗,给对方评出相应等级。

  (4)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孩子诵读情况评出相应等级。

  (5)教师评价,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填写☆数。

  (6)评选班级“诵读之星”。

  2、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

  (1)在班级中开展赛诗会,评出班级“诵读能手”。

  (2)在年级中开展赛诗会,评出年级“诵读大王”。

  3、所有评比均由发奖状的形式呈现。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作计划范文《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工作计划》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诵读  诗文  中华  工作计划  学校  经典  活动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vx1o.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