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

来源:工作汇报 时间:2023-04-05 本文由媛媛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

  静观镇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7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2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万余人,耕地面积31712亩,农民人均耕地0.65亩,5个村党委,10个党总支,70个党支部。

  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7.0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3.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7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31元,比去年增加1366元。拥有电力11.5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5000余部,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个,综合农贸市场1个,面积6900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以花木种植为主导产业,年花木销售收入达2亿元,XX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XX年8月被xx市确定为城镇建设中心镇、百强镇、商贸中心镇,XX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

  按照这次调研安排,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

  超前规划:依据xx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和xx区的“一极两区”发展战略,借助“一线八点”重点项目的实施,整合花木生态资源,大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花卉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建筑房地产业、加工农业、生态工业五大经济支柱,强力推进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四大重点工作,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产要素按“点—轴—片”模式辐射聚集,培育“一群二带三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一个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逐步打造和构建集花卉林木、绿色食品的研究、开发、培育、种植、销售、培训、科学教育、示范、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产品生产与服务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二个特色景观特质轴带”—华莹山绿色生态保护带与江东花木景观带。“三个经济特色区”即:中南部经济结合发展区(包括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低山丘陵特色粮经作物与畜禽养殖区;山过林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小米生产基地、苗木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城镇发展区、山地生态工业园区、特色腊梅生产基地、花卉苗圃种植基地、“桃源人家”、美丽乡村、重庆农谷、多彩园艺、优质林果生产基地、生态保护与森林休闲探秘旅游区。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原则,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主要模式:也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力争更多的农民从祖祖辈辈传承的耕作土地中解放出来,放心、安心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转移安置,以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如重庆农谷。业主主导型:也就是政府协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等,以此突破“传统型农业”束缚,引导农民向现代高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得实惠,如乡村嘉年华。专家主导型:也就是专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栽植示范,带动和影响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调整步伐,加速农民增收致富,如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的专家创业园。农民自发型:如万全村、天星村的新农村建设等。12345

  效果明显:通过采取以上几种模式,镇村干部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截止2012年10月底,农村承包耕地流转进一步提速,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高新花卉品种不断涌现,园区向周边群众辐射进一步加快;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务工成为园区及周边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户均年收入普遍高于全镇平均水平,如素心村、万全村、双塘村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5000元。

  (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我镇以江东花木产业带“一线八点”中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多彩园艺为重点,强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花卉苗圃种植、特色腊梅、优质林果、静观小米生产等四大基地,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到目前为止:花卉苗木种植达3.8万亩,优质林果面积500亩,腊梅花种植面积2200亩,静观小米种植面积达1000亩。

  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

  1.花卉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花卉品种结构尚欠合理,花卉生产小而全,其产品没有特色,规格难以统一,数量难以形成规模。据统计,目前全镇花木种植面积中常规绿化苗木占40%,草坪占25%,档次较高的观叶植物、盆花、桩头盆景仅占4%,大树、高规格的少,小、中苗多。

  2.没有完整的营销体系。我镇乃至全市没有一个统一的供销网络和一个大型的花卉交易市场,企业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形成了分散经营的局面,使花卉产业还不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全镇花木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虽有1000多户,但这种传统松散型的产业类型处于无序竟争状态,如果花卉销售形势好,花农产品销售就有保证,收入就稳定;若是当年产品滞销,花农就要受压级压价之苦发,利益将受到损害。

  3.花卉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绝大多数花农靠老经验、老办法来种植花卉,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存在着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镇花木常规品种多,名、优、特品种少,花卉产品的附加值低。

  4.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我镇花卉产业经营起步较晚,政府每年用于发花卉业的资金分散,不利于专业化、集约化的花卉生产,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制约花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龙头企业在花卉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花卉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中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欠缺,这样极大制约了静观花木产业的产业升级。

  6.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昧,围绕花木产业的旅游观光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静观花木产业的发展和静观经济发展。

  建议:

  第一、扩大花卉规模。按照突出特色、品种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在种植规模、花木特色、产品档次和布局上下功夫。争取到2012年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0000亩,产值达3亿元。

  第二、优化花木结构。在发展花木生产的同时,在我们传统蟠扎精品上、在花卉产品上、在室内观赏植物等方面作适当调整,使我镇高中低档结构及花卉、苗木结构趋于合理。

  第三、注重开拓市场,建立完善的花木市场营销体系。开拓花木营销市场,一要培育花木营销龙头企业,二要大量建立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三要组织对广大花木经纪人队伍引导。目前我镇有花木企业52家,收入超过千万的有12家,有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9个,有近380人经纪人活跃在花卉生产和经营中,XX年花卉经纪人队伍实现花卉销售收入15000多万元,为静观的花卉发展经纪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经纪人在花卉营销中作用,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并通过行业协会的成立加强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和管理,使花卉经纪人在我镇花卉营销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要加大力度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让企业找市场、闯市场、占市场,另一方面让市场引导企业搞好花木产业发展,培养、组织一定规模、具有较高素质的花木经纪人。12345

  第四、塑造花木品牌。虽然静观有中国花木之乡这一块金字招牌,但是静观花木的品牌并未真正树立。因此,全镇上下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打天下,要在宣传力度、花木精品、企业形象、产品包装上多下功夫,把静观花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花木品牌。

  第五、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市政绿化和园林景观绿化正朝着大规格、高档次、“鲜香花”方向发展,静观花卉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产出附加值,花卉研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规模和成果正在显现。

  第六、提高花木效益。我镇花木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花木的观赏、生态旅游等各方面的功能,拉长花卉产业的效益链,提高花木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花农的经济收入。

  二、土地流转及征地撤迁中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截止2012年10月底,我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600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4%,涉及农户3592户,按流转形式分:转包900亩,出租4700亩;按流转对象分:种养加大户900亩,专业合作组织500亩,农业企业2700亩,一般农户900亩,其他600亩;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700亩,其中:蔬菜200亩,水果300亩,花木4200亩。征地撤迁907亩,297户,786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事关静观发展大局的重点土地流转及征地项目,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全力以赴,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基本奠定了本镇目前较好的发展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村社干部思想观念尚未转变,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不能正确引导村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有序流转。

  (二)部份群众对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理解不够,认为流转就是土地买卖,把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混为一谈,对业主进行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前景持怀疑态度。

  (三)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因个别满天要价,使之实施难度大。

  (四)法律、法规对耕地流转限制紧,上级工作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与耕地用途矛盾越来越突出,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

  (五)政策机制与社会保障不相适应。一是流转机制不完善;二是流转行为不规范。三是土地成片流转难,适度规模经营等重点项目推进十分困难。四是部分农民恋土情重,生怕土地流转后生活无保障。

  (六)涉及占地群众最关心撤迁安置类住房建设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设和安置成本高,投资者或基层政府压力大;二是选址、规划、设计、审批等手续申办十分繁琐,程序复杂,与急需安置群众迫切要求矛盾突出。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建议:

  (一)加强监管,搞好服务,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不断深入,不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迫在眉切。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二是要组建以“两个中心、一个服务站”为运作模式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即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中心和合同纠纷调处中心,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区、镇、村三级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提供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调处合同纠纷等服务,逐步摆脱政府负责实施土地流转的局面,实现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借以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区级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和镇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构,着力解决各类农村土地纠纷。12345

  (二)加强扶持,提供保障,不断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空间。一是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条件,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要条件和有效空间。二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走出去,进而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搞规模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有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农户土地入股等流转方式,自创品牌,扩大规模,自主开发经营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四是大力发展花卉、蔬菜、家禽、生猪等优势产业,扩大板块规模,增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吸引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目标。近几年,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村现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乡村公路:全镇有乡村公路133.72公里,纳入xx区交通局维修补助的公路66.06公里,通村率100%,通社率76.77%。已硬化的道路9.275公里(三静路2.16公里、大石至水鸭2.375公里、森禾路0.9公里、秀富路0.3公里、农业园区路3.54公里)。社级整治公路75公里,已动工硬化公路17.955公里。国家投入资金1832.69万元,集体投入资金50万元,个人直接集资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6000余个。

  生产便道、水利情况:整治硬化生产便道118公里;小ⅱ型水库7座,安全蓄水量175万立方米,浇灌面积4500亩;提灌站27处,2190千瓦,灌溉面积3000亩;山坪塘374口,安全蓄水量1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XX亩;镇级沟渠56公里,村级沟渠150公里;河道83.5公里。

  人畜安全饮用水:解决了中华、素心、大坪、塔坪4个村、79个社、农户2500户、8000余人的人畜饮用水,共投入资金380余万元。

  土地整治:共2个行政村、14个社(和目村12个社、吉安村2个社),整治面积325.5h㎡。完成田间便道建设0.8m宽的24.24㎞、1.5m宽的0.9㎞,修建蓄水池22口,维修山平塘3口,新修排水沟5.43㎞,惠及814户、2296人。

  (二)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镇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等全面达标,“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贫困家庭子女进入高中、本(专)科学校学习,各类职业教育、经技能培训有序开展。村级图书室、老年文艺宣传队等文化体育事业正在起步。广播电视线路光纤改造全面结束,低音喇叭进村、闭路电视入户等指标大幅度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新农合等卫生事业开展正常,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新建农村便民超市(店)16个,建垃圾圈(站)522个,其中:垃圾场1个,农村生活垃圾简单化处理率95%,生生活污水简单化处理率51%,畜禽养殖场粪便、废水简单化处理率96%。12345

  (三)经济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为统领,以发展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坚持五条基本原则,构筑五大支撑体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全镇工农协调发展,城乡互动共进。

  坚持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抓发展这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五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构筑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筑规模结构合理的镇村支撑体系,协调打造提升“一线八点”中镇内四点功能,聚集生产要素。二是构筑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支撑体系,打造以重庆农谷、美丽乡村、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为重点“碚金”公路沿线花卉走廊,全力培育花木产业;全力打造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业、覆盖最广加工农业和生态工业产业。三是构筑综合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努力增强能源、水利、小城镇防洪、污水处理、乡村公路、生产便道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四是全面落实市、区城乡统筹公共服务额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五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农村土地、财政、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改革政策,有序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我镇现有建筑企业10个,完成产值93876万,收入90776万元,劳动力数量8000人,工资收入12129万元;工业企业30个,产值11250万元,收入10900万元,劳动力1743人,工资收入1517万元。

  招商引资:共有23个招商项目,协议投资16.6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035亿元,其中:工业4个,到位资金1100万元;基础设施7个,到位资金2800万元;旅游项目6个,到位资金5900万元;农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500万元;房产项目4个,到位资金10050万元。

  由于我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近几年,市、区、镇也进行了大量投入,镇级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配套资金,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筹资筹劳,一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欠帐太多,在建设速度、规模上仍然与中心镇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缺乏统筹规划,由于资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原因,未及时得到落实。因此,希望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镇政府有能力和信心,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造福于人民。

  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始终是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将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竭尽全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发展战略,继续拓展优势,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早日实现将静观建设成为重庆花都、宜居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先行镇目标而努力奋斗。

12345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作汇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统筹  城乡  汇报  配套  改革  情况  综合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wemh.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