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的景区导游词精选

来源:浙江导游词 时间:2023-09-25 本文由倩倩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浙江5a景区导游词 - 浙江的景区导游词精选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浙江风景名胜区导游词怎么写?看看范文吧,希望能帮到你。

  吼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各位团友,吼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绍兴城东12公里处的皋埠镇,是绍兴的一个著名的石文化园林景观,它由吼山核心景区和宋六陵景区组成。

  吼山门口萧墙上的壁画,是古越文明的图腾,是古越石文化发源地的写照和缩影,看那粗犷、朴实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久远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吼山胜境”四个字,是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我们的“吼山胜境游”就从这里开始。整个游程需要120分钟,现在请大家随我入园。

  这上面的亭子叫试剑亭,边上有一块试剑石。春秋时期,当时最为著名的铸剑人欧冶子,就在离此处不远的日铸岭为越王勾践铸成“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宝剑。据传有一天,越王勾践来这里选犬准备去猎南山白鹿,进献给吴王夫差。欧冶子知道这个消息后,把铸好的五把宝剑中最后一把送了过来,此剑能“风吹断发、削石如泥”。勾践是一个击剑行家,看到宝剑心中大喜,随手舞了起来,为了一试宝剑的锋芒,竟举剑劈向巨石,只听“嚯”的一声,巨石裂为两半,勾践不禁大喊一声“巨阙”,于是此宝剑就得名为“巨阙”。这试剑石成了吼山门口的一大胜迹。

  这里是“越宫神犬”景观。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猜猜看,这座山为什么叫吼山?七条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围着一条大神犬,其状似在大声吼叫。“越宫”是越国王城的称为,明朝时,大文学家袁宏道来吼山时,就把这里疑为越王城。吼山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整座山势似一条卧狗,故名狗山,日久转音便成“吼山”;第二种说法与位置有关,因为此山是会稽山脉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会稽群山,干岩竞秀,连绵不断;而它的北面则是水乡田园,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钱塘江边,这样看起来,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为互致问候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狮子在佛教中有无畏狮子吼的说法,而边上的曹山有青狮白象同处一山,青狮状如大吼,所以此山称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于何种说法,但主要的出典来源于越王勾践曾在此养狗,从而得名。因此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满山遍野皆是警觉的猎鹿之狗。而此地的许多山石,又确实显露出形态各异的狗的形象。这里有几条狗?请大家找一找,对!这里有五条并排的狗,我们称它为“五犬迎宾”,它们热情地欢迎各位的光临。吼山的石狗数不清。到目前为此,还没有全部寻找和统计出来,希望大家细心找一找。您在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们没有发现过的狗,您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礼品。当年越王勾践在此养狗猎鹿,而石匠来此山采石后,又留下许多石狗,整座山势又似一条卧狗。这样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迹,一大谜。

  这里就叫曹山,山不高却名声显赫,因为这里曾经是历代众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陆游、徐文长、袁宏道、郑板桥、李慈铭、蔡元培、鲁迅等都来过这里。明代文人陶望龄在这山上曾筑有石篑山房,在此居住读书。还有被称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这里著书立说。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称,又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青狮白象同落一山,狮肖其首,象状其鼻。我们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狮与白象。这水池,我们当地人称为水石宕,是千年采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干,我们能看到像龙游石窟一样的奇迹。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时期,张岱的外公陶允嘉把这水石宕改名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将活鱼虾投放入池,可谓成千上万。由于池水深几十米,所以池中的鱼越来越大。张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他小时候跟母亲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箩装了四只西瓜,浸入池内,一会儿一条大鱼冲出水面,顶翻三只小船,一口气吞没了四只西瓜。放生池内备有乌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达桃园景区和云石景区。在船上悠游,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题刻看得更清晰,产生游目骋怀的感觉;还能领略我们这里“江南武陵源”粗犷、凝重的独特风采。坐船的客人请下船,其余的客人跟我走,我们在桃园景区会合。

  这里是桃园景区。吼山的桃园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并引种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整个桃园,面积20多公顷,有桃树品种30余个,主要有花桃、一点红、大红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欢迎各位客人春季前来观赏漫山绯红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尝桃子的美味。

  上面两块奇特的石头,一块叫云石,一块叫棋盘石,这两块石头历来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会稽县志》里记载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云石”。云石上粗下细,上顶飘逸的巨石一块,似云朵从天外飞来,故称云石。云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灭的火炬象征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坚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励着越乡人民生生不息和无往而不胜的气概。棋盘石崔嵬离奇,相传有两位仙人乘黄鹤经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对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盘,所以棋盘石之名沿袭至今。

  明代文坛公安派首领袁宏道,来此看望隐居读书的友人陶望龄,看了这里的石景,写了《吼山观石壁》一首诗,对两块奇石的来历和险峻作了这样的描绘:“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道旁应借问,恐是越王城。”清代诗人平度也写有《吼山云石》一首:“狮子林开峭壁前,吼来惊倒野狐禅。盘陀削就凝双碧,仿佛飞云落九天。”既写到对云石形态的赞美,又描述了这里曾经有过寺庙。这一口井称为“云泉”,泉虽小,但它终年保持水位不变,水味甘甜,据说喝了云泉水,能让读书人聪颖进取。当年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皋埠镇的小皋埠村亲戚家里住过半年,因此常来吼山,都说他非常喜欢喝这里的泉水。这棋盘石下的大棋盘也是江南绝无仅有,国内罕见,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们不妨试一下。这云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称为“万寂庵”。

  杭州西湖孤山景区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孤山景区游览。那我们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孤山的概况:孤山山高38米,为西湖群山中海拔最低的山,也是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东连白堤,南临外西湖,西接西冷桥,北濒里西湖。因为孤山在西湖碧波环绕中,风景优美,因此白居易曾有词有云:“蓬莱阁在水中央”。孤山是白垩纪地质年代火山喷发的流纹岩而成,为栖霞岭的余脉,占地300亩左右。孤山景区中景色美伦美奂,人文景观众多,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一句话来形容孤山:风景绝佳处,人文汇萃地。

  首先我们先看到的是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曲院风荷在南宋时被称为“麯院荷风”。因此地广种荷花,花香醉人,为西湖赏荷最佳之处,故名。后来康熙皇帝游湖时,把它改成“曲院风荷”,书“曲院风荷”四字,因此得名。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无底座的塑像是中国著名画家,原中国美院华东分院院长黄宾鸿先生。为什么他的塑像是没有底座,没有那种居高临下,非常雄伟的气势呢?那是黄老先生他觉得自己是来自于民间的画家,他与平民亲密无间,活于人民百姓中,因此他的塑像是没有底座的,与我们平民老百姓平起平坐的。

  这座亭子叫作“慕才亭”,这座亭是南朝齐国钱塘人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歌妓,为当时一位叫鲍仁的人为苏小小所建。赞美苏小小身虽在风月烟花之地,但是洁身自好,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亭上有楹联一付: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为我国文学巨匠茅盾先生所题。茅盾是浙江桐乡乌镇人,著有《子夜》,《林家铺子》。

  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作西泠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冷字是清凉的意思。古时此桥未建之时,人们都要在此地坐船到孤山去游赏,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渡口。

  这是我们著名的中国民主革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的墓。叫作秋瑾墓。秋瑾(1875-1907)为浙江绍兴人,别号镜湖(鉴湖)女侠,别号竞雄。墓高2.1米,汉白玉塑像高2.7米墓有孙中山的题字“巾帼英雄”。帼是女中豪杰的意思。墓后面有秋瑾胡芝瑛为她所写的纪念文章。这位女英雄死后,遗体先是草葬于绍兴卧龙山,后来移到严家潭,后来又移到西泠桥北部,既香格里拉对面,后来又移到湖南的老家。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是1981年第10次变迁埋葬。总之是几经波折,英雄终得以安息。秋瑾曾有遗愿“愿与岳飞为邻”,因此后人就遂她心愿就将她遗骨葬于此。

  这座楼叫作俞楼,是清末著名朴学大师俞樾的住宅。俞越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书众多,著名学者吴昌硕、章太炎都是他的徒弟。俞樾曾给灵隐的冷泉亭中的董其昌“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作答联“峰从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曾作答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女曾作答:泉从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樾一家三口都非常地有文采,都非常地意思。

  俞楼旁边有一口泉,叫作六一泉。苏东坡来杭州作通判的时候,由欧阳修介绍认识了西湖高僧惠勤,成为好朋友,为莫逆之交。苏东坡离开杭州后几年,又来到杭州任知州,此时欧阳修和惠勤皆已死去,东坡为纪念这段友谊,在此名此泉为“六一泉”。六一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欧阳修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金石书画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人一个”。“六一”因此而来。

  六一泉旁边的这个塑像是潘天寿的像,他是美院院长,著名的画家。擅长写意花鸟画。此像是为了纪念潘天寿诞辰100周年所建。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著名的西泠印社。他和文澜阁同为孤山景区内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是20xx年由省级文保单位上升到国家级文保单位的。西泠印社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筹建于1920xx年,正式成立于1920xx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那由于西泠依孤山而建,本身就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形成了印学与庭园艺术相结合的古雅、清幽的环境。内有三大建筑:柏堂、竹阁、四照阁。柏堂二字为清末俞樾所题。现在的四照阁是20xx年新建的,原址现建有华严经塔。说起华严经塔呢,它是一座密檐式塔,八面11级,用白石彻造。上面刻有华严经,下面饰有十八应真像。西泠印社中有汉三老石室,里面陈列了三老碑记有一些讳字忌日,是研究碑刻和隶书的重要材料,并且年代久远,至今有1920xx年的历史,被誉为“华东第一石”。西泠印社内有一个洞,叫作小龙泓洞,是为了纪念浙派篆刻鼻祖丁敬,以他的号“龙泓”作洞名的。他是西泠八家之首。小龙泓前有皖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邓石如像。小龙泓洞前有泉“闲泉”。社内另有观乐楼,现在辟为吴昌硕纪念馆。西泠社员众多,影响广大。除了弘一法师这样的名人是社员外,还有一些日本,新年加坡等国际友人是社员。足见西泠印社社员发展之广,影响力之大现西泠印社共有五任社长,第一任是吴昌硕,第二任是马横,第三任是张宗祥,第四任是沙孟海,第五任是赵朴初。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文澜阁,它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一。建筑仿宁波天一阁而建,是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初建于1782年,重建于1882年。它是浙江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经史子集)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著名的《四库全书》便珍藏在其中的“青白山居”中。文澜阁是由雍正年间的圣因寺的玉兰堂旧址所建。“澜”之三点水取“以水克火”之含义。请大家抬头看,文澜阁的题字的汉字和满文,是清光绪皇帝所题。

  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著名的杭州楼外楼餐馆。楼外楼餐馆素有“佳肴与美景共餐”之誉,是杭帮菜的代表菜馆之一。它是由洪端堂创办于清光绪20xx年(1848年)是来自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的诗词:“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现在重建的楼外楼是按照1973年间周总理说的“要照顾整个西湖风景和孤山的环境,房子不要修得太高太洋,要有民族特色”的意思设计的。楼外楼著名的菜色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但凡来过此餐馆的人一定要在此品尝这几道由以“西湖醋鱼”为首的名菜。而周总理本人则曾有9次来楼外楼用餐。

  请大家来看中山公园,它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名。中山公园在南宋时就存在了,当时叫作“西太乙行宫”,清康熙时成为了皇帝行宫。到了雍正年间改名为“圣因寺”,1920xx年时为了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在清雍正年间时“圣因寺”与当时的昭庆寺、净慈寺、灵隐寺并称为西湖四大丛林。中山公园门口有两座汉白玉大狮子,是杭州目前最古老的汉白玉作品。公园是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的结合体,完美的结合体。表现了杭州能工巧匠的创作。孤山里面有一副题字“西湖天下景”乃康有为题。亭上有诗“山山水水处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在孤山景区里面还有两座亭子是30年代东南亚华侨捐献浙江灾区款中多余的钱款所建,为了是纪念东南亚华侨。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浙江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是1920xx年初建的,当时名为“西湖博物馆”,现在是90扩建的,拥有7500平方米的面积,为浙江最大的人文博物馆。馆名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示浙江历史文化的经典窗口。这个博物馆建筑结构为:大屋单体曲线联廊式的,形成了一种园中有馆,馆中有园的格局。在博物馆的门口三根立柱,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建筑,叫作玉琮。而围墙上的双凤朝阳是河姆渡文化的图腾的图案。非常地具有浙江历史文化特色。

  在浙江博物馆的东面是浙江西湖美术馆。馆门口有韦天瑜作品《蔡元培与林风眠》。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较早提出“美育”思想的学者,而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则是今天中国美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的创立者和首任院长。

  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对面,南面的是西泠书画院,院名为沙孟海所题。画院是在原哈同花园的旧址所修建,现是西泠书画院研究印学金色篆刻的地方。

  大家好,我们所来到的就的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东临锦带桥,西临西泠书画院。平湖秋月在唐朝的时候是叫个望湖亭,明代叫作龙王祠,清康熙年间改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铺筑平台,构围栏,构水轩,形成三面临水的景观,几乎与湖面持平,并立碑题字“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故名思义是一个非常好的赏月之地,它与杭州的“三潭印月”,凤凰山睥的“月岩”并称为杭州三大赏月之地。

  孤山中的这座塑像,我相信不用我介绍,应该好多游客都认得出来,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泰斗,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1920xx年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孤山曾是他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标本的地方。

  大家看到的在鲁迅先生的后面的这座建筑,叫作林社。即林启纪念馆筹备处。林启(1839-1900)福建人,在杭州任知府期间,创办了三所新式学堂,分别是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的前;养正书塾,是杭高中和杭四中的前身;蚕学馆,即后来的蚕桑学校。林启生前非常敬仰隐居孤山的北宋诗人林和靖,曾在孤山补植梅树百株。杭州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埋葬在孤山,并于50年代初在放鹤亭边建林社。

  我们现在经过的这个廊桥边上有2只白鹤的塑像,相信大家已经猜到我们接下来来到的景点就是放鹤亭了。放鹤亭是元代陈子安在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地“巢居阁”旧址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现亭为1920xx年所重建。林和靖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平生喜爱作诗作画,喜欢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相传他死后,他养的白鹤也在此地悲鸣而死。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总能在这里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好意境。亭内有清康熙皇帝临摹明代董其昌书鲍明远的作品《舞鹤赋》,亭前柱子上有林则徐撰林散之手书的“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无名花转不孤”楹联。放鹤亭中陈列有乾隆碑刻,是目前杭州保留较完整的乾隆手迹,亦是西湖风景区最大的碑刻。此碑还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在放鹤亭后面还有林和靖处士的墓。

  我们继续向西走。这座六角石亭叫作“云亭”,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所题。亭后面叫作玛瑙坡,相传宋人常在此采石刻章,壁上记得有吴昌硕“玛瑙坡”书法石刻。

  离开云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又有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叫作中山纪念亭,后面的树木叫作中山纪念林。是1920xx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树林四季常绿,和山上的梅花、杜鹃花构成孤山后坡的主要绿色园林景观。孤山后坡的梅花,每到盛开时,是一美丽奇景。孤山访梅,超山赏梅,灵峰探梅是旧时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

  空谷传声,是在中山纪念亭前这里。此为一虚景,在此向北山上大喊一声,可以听到延时的回响,虽具韵味。我们早上如果在这儿晨练的话,就可以在这里练练声,唱唱歌,抒发一下情感。

  在孤山的半山腰,有根据电影《鸡毛信》中的人物海娃所塑的像,海娃放羊。使后山绿地平添一份生趣,此地也是青少年儿童非常喜欢嬉戏的地方。

  在海娃放羊的旁边,有一个树丛,这儿虽然不起眼,但是也有一个景点。这就是苏曼殊的墓。他是第一个将法国作家的作品《悲惨世界》翻成译中文带给我们广大的中国读者的。后来他在惠州长寿寺出家为僧。

  大家现在看到的一条石径和一个牌坊,源泉于西泠印社古道,沟通了西泠印社南北浏览的路线,点出了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特点。

  在孤山公园的入口处,有一个中国印学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国家级园林式印学博物馆。大家看,馆的这个印章,大家说大不大?它高4.2米,有“天下第一印”之美誉,通体用汉白玉所雕造,它也是印学博物馆的馆标。

  各位游客们,孤山景区到此就算是游览完毕了。我相信还有好多的游客仍有意尤未尽的感觉。希望大家回味孤山的美丽景色的同时,下次还能有机会再来杭州游玩,再来观赏孤山。那么谢谢大家的合作,使我们这次的游览活动非常顺利地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浙江瑶琳仙境

  讲解内容:前厅—狮象迎宾—百景厅—银河飞瀑—聚仙厅—琼楼玉宇—广寒舞台—珍宝宫—灵芝仙山—仙乐厅—桃花源—龙王殿—武陵村—群狮厅—翠云洞府—三十三重天—宋诗台—石景园—送客廊

  (前厅)诸位游客,你们好!大家远道而来,我们表示热情的欢迎。首先,我把瑶琳仙境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

  瑶琳仙境是个石灰岩的大溶洞,按洞体结构共分七个洞厅,总面积为28000平方米。整个景区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天然的溶洞景观,第二部分是三十六计蜡像馆和妙峰苑,整个景区面积达50公顷。目前可供游览的溶洞前四厅,面积为16000平方米。今天就由我担任导游员,陪同大家游览这个地下乐园。瑶琳仙境以它“奇、秀、雄、深”的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冠”,并荣立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列。祝愿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仙境的前厅。你可能会觉得好象进入了一个奇妙和神话世界里。它与洞外的现实世界虽然只有一步之差,但却有人间与仙境的区别。这正如宋朝有位叫柯约斋的诗人,在他的游瑶琳仙境诗中第一句所写的那样:“仙境尘寰咫尺分”。这首诗的第二句是“壶中别是一乾坤”,诗人把这个洞比作一个壶,大家看这个洞上小下大,还真有点象壶。进入这个神奇的壶里,就另有一番天地。这里有天、有地、有水、有山。请看,上面象是朵朵云彩,又如无数朵倒垂的莲花,就好象一片莲花云。而那边远处好象有个小小的山村,犹如一幅美丽、宁静的山村油画。这里仅是我们今天要观赏的一百四十分之一,真正的美景还在后面,请游客们往前进。

  (迎宾门)这儿名叫迎宾门,听说诸位光临,雄狮、大象站在门口欢迎,所以也称为“狮象迎宾”。看,这是一头蓬头大狮子,这是它的大鼻子,这是大嘴巴;那是一群大象,那是它们的长鼻子。请大家入迎宾门,进第一洞厅游览。

  (百景厅)游客们,我们已经到了第一洞厅。根据清朝乾隆时的桐庐县志记载:传说瑶琳洞里有一个“神仙游集之所”。现在我们就已来到了这个神仙游乐、聚会、观景、吟诗的场所。先请看这正面的一支石笋,象是一位披着斗篷的仙人,正飘飘悠悠地前来迎接大家,我们称他为“迎客仙”。让我们随着迎客仙的指点来逐个地观赏这一景。

  请看对面,有群山、有树林,好象还有一座座亭台楼阁,后面象是有一个很深很深的庭院,那大概就是神仙们经常游玩的地方。再往那边看,上面象不象一个舞台,现在幕布已经徐徐拉开,待一会儿,也许你们能见到仙女们出来轻歌曼舞。在这群仙出没的地方,除了有一株株玉树、一片片玉林,还有些动物。你们看那里象不象一头肥猪,这儿象躲着一只羚羊,前面红光照着的石笋象是鲤鱼跳龙门,那是头,那是鳍,那是尾巴。按传统说法,这是吉祥之兆。大家今天能看到,来年定会吉祥如意。

  那是一方瀑布,大概是神仙们赏景、吟诗的地方。你看瀑布前面好象立着一位头带方巾的书生,也许那是元代桐庐籍诗人徐舫,据记载他曾在洞内生活过一段时间;也有人说他是李白,正面对石瀑在吟诗,请大家随我到近处观看。

  (石瀑)这石瀑,也称为“银河飞瀑”。它正奔腾呼啸,飞泻人间,你们看飞瀑中还有闪闪发亮的点点银星。这方石瀑有七米高,十三米宽,是目前国内罕见的景石,可谓“天下奇观”,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到这里,游客们一定很想知道这方石瀑是怎么形成的?这是由于洞壁上有很长的裂缝,从中有成片的水流出来,徐徐而下,当水气跑了,碳酸钙就沿洞壁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现在这种石瀑。雨季可以看到淙淙流水沿折皱而下,缓缓流入水池。再请大家欣赏一下池中神幻的倒影,这是多么美丽而迷人的景色。我们就把这“银河飞瀑”定为瑶琳仙境的第一大标志。

  请大家再往前直,这是“猴子捧仙桃”,上面是“熊猫戏球”。游客们,在这洞壁上曾发现了中国犀牛牙齿化石的残余,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有关单位考察,瑶琳洞共有40种洞穴动物,初步鉴定的有35种隶属于6个门、14纲、28科、32属,其中聚集量最大的是蝙蝠。现在有时还会遇到它飞来飞去与游客戏耍。在游览过程中,还能见到什么动物呢?请随我到这边观看。

  (金鸡观瀑)这里是一对金鸡在观赏美丽的石瀑。你们看,这是大公鸡,边上是一只大母鸡,这一景称为“金鸡观瀑”。

  游客们,初探瑶琳时,工作人员就在这“金鸡观瀑”的右后方,捡到了刻有“方舟”两字的一面铜镜。“方舟”为诗人徐舫的字号。元末,徐舫曾在洞中避难,可能是那时遗落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了。前面是石台阶,请游客们抬头看,慢慢走。

  (聚仙厅)这里是“聚仙厅”。看,那是一对守门的石狮子。这里还有三口大钟,据说,这三口大钟一敲,群仙就来聚会,所以称为“聚仙钟”。看,这上面还有两个聚会未归的老神仙。三口钟都在哪?请大家找一找。(稍停片刻)这是一口,这边还有一口,看这钟上面,还停着一只山鹰呢。还有一口在哪儿?它藏在石帷幔里面,不信你们往里瞧瞧。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专家考察,这口钟形成的历史已经有十四万五千年了。

  这口钟的前厅的壶都属于喀斯特溶洞中的一种洞顶涡穴,沿内还有多处,在三厅出口处的洞顶上有一排四个,它的形状象倒扣的锅,所以也叫溶岩天锅。在四厅入口过道上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更小的涡穴,故称为洞顶酒涡穴。

  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你们看,在这池中有一只乌龟,它非常怕羞,一听见喧哗声就往回爬,躲进洞里去。现在它还没有进洞,大家快来看呀。据说这是一史仙龟,传说仙龟是长命百岁的,今天能见到这只仙龟,就是预示着大家将健康长寿。再请大家看看池中的倒影,洞中有洞,神幻莫测,洞中这样的倒影有多处,而且各有千秋,请大家沿途注意观看。

  这多象天安门前的华表,上面象有九龙盘绕,故我们称它为“瀛州华表”,它有七公尺高,是瑶琳仙境的第二大标志。根据岩溶滴水成石的过程推算,它的形成应需几十万年,它与石瀑的形成有所不同,他是由于渗透到岩溶穴顶部的水,商落在洞穴的底板上,自下而上的生长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简称是渗透水流形成的,它绝大部分形状象笋,所以学名叫石笋,瑶琳洞内的石笋千姿百态,大的有这个“瀛州华表”和洞内的第四大标志“瑶琳玉峰”,小的有这“大小乌龟”和二厅的“猫”,还有什么属于渗滴水水流形成的景观呢?大家回忆一下(稍等片刻),对了,有迎客仙,有鲤鱼跳龙门,有那对金鸡,还有那对守门的石狮子,这些都是孤立的一个个或一对对的石笋,还有一片片的石笋群,形状更为壮丽,一会儿我陪大家去三厅观看。

  前面有一排石草帽帷幔,绚丽鲜艳,银光闪闪。请大家注意观看。往前去是单人狭道,请按顺序走,注意安全,注意保护景石。

  (琼楼玉宇)现在我们来到了“琼楼玉宇”前,你们看,这上空好象一只山鹰在盘旋,它的下面象个披甲戴盔的武士在守卫。在这片玉树中,好象有一座座的亭台楼阁。

  游客们,1979年9月初探瑶琳洞时,工作人员就是从这条路的顶端一个直上直下的洞口,带了矿灯,拿了火把爬进来的。当时洞内既无光亮,也没有这些道路和石台阶,如今,经旅游工作者们多年的开发、建设才有了如此规模的游览环境。真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呀!下一景是“广寒舞台”。

  (广寒舞台)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广寒舞台”,这个舞台不同于其他舞台的是,台上的一切设施全是溶洞中各类天然景石组成的。请看,徐徐拉开的幕布,称之为“石幔垂台”。台上面红光高照的两个宫灯是由麦状水流形成的钟乳石。舞台右侧的大柱是由洞顶上挂下来的钟乳石和洞底长上去的石笋衔接起来形成的石柱构成的。这就是“广寒舞台”奇妙之处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初探瑶琳洞》里,仙女们就是在这舞台上翩翩起舞的。看过《少林小子》电影的游客您熟悉这景吗?这就是三凤给三龙送鸡汤的地方,瑶琳洞内还有多处景色曾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一会儿,我一一地指点给大家。

  看,这多象是美玉雕琢出来的树林,又象是山玉珊瑚堆积成的珊瑚林,也有的游客说,这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我们称它为“玉树琼林”。瑶琳洞开放初期,这一景石晶莹洁白。但十几年来随着上千万游客进洞游览,随着洞内灯光的照射,景石的颜色变暗了。这是一大遗憾,如何防止或消除景石的这种变化,恳请广大游客能提供好办法。

  (珍宝宫)看,这里山中有山,洞中有洞,珠光闪闪,满目琳琅,是传说中仙家储藏珍珠宝贝的地方。你们看,这上面象是悬挂着一支古剑。这里象是收藏着一只龙角,里面有一只小猴子专门看守这件宝物。这景称为“珍宝宫”。这支酷象宝剑的景石,是从岩溶洞穴顶部向下生长的以碳酸钙为主的沉积物。形成初期仅为较小的洞顶突起,而后逐渐增长,一般中部有空心管,形似钟乳所以学名称它为石钟乳。这也是洞穴中常见的沉积物,他的形大辩论也是千奇百怪的,在游览中大家可以留意观赏。

  (灵芝仙山)这座山上长满了灵芝,称为“灵芝仙山”。看,这是一头单峰骆驼,据说它是王母娘娘派来运载灵芝的。在这灵芝山前有一只石狮子,请注意看,这只狮子好象闭着双眼,据说这是只爱打瞌睡的懒狮子,所以还有一只小小的青蛙也来守卫这些灵芝草,一旦有妖魔来偷盗,机灵的小青蛙就一跃而起,向狮子报警,这景称为“狮蛙护山”,小青蛙在哪呢?看,它躲在这洞里。

  游客们,请看那路口的山崖上,立着一位躬着身、背着手的老神仙在这迎接大家进入第二洞厅呢?对面还象停着一只鸽子,它要飞向二厅、三厅报告大家即将光临的信息,让鸽子先去报信,我们继续游览第一洞厅。(仙乐厅)这里是群仙欣赏美妙音乐的地方,称为“仙乐厅”。那并排挂着的一组“编馨十八片”,比北京天坛公园的编馨还多两片。它的声音高低分明,有的浑厚,有的清脆,能敲出非常美妙的声音。

  瑶琳洞内不少石头能敲出好听的声音,有的象钟,有的象鼓,有的象琴,所以古书记载:“洞内石有钟鼓云声”。如果都敲起来,叮叮当当,洞里就象个音乐厅了。但是为了保护景石,请大家先不要敲打。一会儿到第三厅,我会指引大家去敲一个会出声的石鼓。这组石编馨和刚才大家见到的石帷幕舞台上的石幕布一样都是由饱含重碳酸钙的薄层水,从洞顶或洞壁成片流出,沉积成贴壁垂吊的波状褶裙形的流石,形状好似幕布、帷幔,有的还象西洋乐器中的大竖琴,所以称为石幔、石帘。

  请看前面,那是神仙聚会的地方。先看对面的仙山上象坐着一尊高额长须的老寿星,那莲花宝座上的很象“观音大士”。瑶琳洞内共有二尊“观音大士”,这是天然的,后面还有一尊是人工制作的,一会儿在“神仙世界”大家可以看到。

  再请越过仙山往前看,那儿象有个披着袈裟的老和尚吗?他双手合十在念经,在为大家祈祷,保佑大家旅途顺利,合家欢乐。

  (紫竹林)请看,那是一头麒麟,它背上载着个宝物,昂头朝向观音,称为“麒麟献宝”。这儿称作“紫竹林”,看这竹节、竹鞭形态那么逼真,这种竹林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洞内地下水的不断运动,产生了侵蚀溶蚀作用,而使上层洞底的堆积物失去稳定,使这一根根的小石柱被拉裂或断开。如果沉陷后幅度较小,随着碳酸钙的继续沉积,使拉开的石柱又被重新“焊上”,就成了石柱上鼓起的一节节竹节和竹根。游客们,第一洞厅游览到相结束了,它的面积是4400平方米。这个洞厅由于游览路线曲折回环,使我们感到好似进入了迷宫,厅内景石形态极丰富,有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狮象迎宾”、“银河飞瀑”、“石幔垂台”,有形态逼真、造型优美的“灵芝仙山”、“广寒舞台”,还有小巧秀丽的“猴子捧仙桃”、“金鸡观瀑”、“石蛙护山”。瑶琳仙境四大标志在这个厅内有两个,一个是银河飞瀑,一个是瀛州华表。这些琳琅满目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桃花源)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第二洞厅,第二洞厅的景色与第一洞厅有很大的不同。

  请看这一组景色,有山、有水、有洞、有石,多么象宁静优雅的富春江山水啊!你们看,那江边的石洞里,象有一个老人在钓鱼呢,有人说他是姜太公,也有人说他是严子陵。这片美丽的山水使人想起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我们就把这儿叫“桃花源”吧!而那对面呢,就是“桃花源”中的“武陵村”。

  现在我们就到“武陵村”去看看吧。不过道路较为曲折,途不还有小小的风波。

  (龙王殿)这下面黑乎乎、乱七八糟的是什么地方哟,有人把它叫做“打翻的龙王殿”。这是怎么回事?说起来还蛮有趣呢!

  原来这“桃花源”、“武陵村”的明媚风光,使东海龙王大为嫉妒,它老是兴风作浪,把大水涨到岸上,冲进“桃花源”、“武陵村”来。于是,大家就联合起来,捣毁了龙王殿,吓得海螺逃上岸,海龟往上爬,大家还造了一座镇海塔,把龙王镇住了,你看,龙王一动不动,束手无策地锁在海里,他的脸、胡子、鼻子打塌了,一只眼睛打瞎了,哭丧着脸。你再看看,那上面的侧面投影就更清楚了,那是龙王的头冠,那是鼻子,那是胡子……

  那边地龙王忠心耿耿的大臣龙虾。看:尖尖的头,一节节的壳,正尴尬地回头看着这倒霉的龙王。只有镇住兴风作浪的龙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把这儿叫作“打翻的龙王殿”是有深刻寓意的。

  当然这段故事是我们编出来的,故事中的龙王、龙虾、海龟、海螺也只是一些不同形态的石笋罢了。镇住了龙王,世外桃源就更美了!我们快到“武陵村”去看看。

  (武陵村)这一景称“武陵村”。看,一株大菩提树绿荫遮天,亭亭华盖着整个村子。看这儿,象一条洁白瀑布奔泻而下,这象一片茂密的树林,这是一垛丰收的谷堆。金光灿灿的稻谷闪烁发亮,为了防止老鼠来偷吃,一只猫在守护着谷堆。请大家在附近找找看,猫在哪?对了!那只猫居高临下地在上面守卫着呢。

  游客们,虽然上面一段段介绍是我们编出来的,但大自然这位雕塑大师把这些景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自然、和谐地构成了我们导游的素材,可谓妙极了。所以有的游客称瑶琳仙境的一游为“神游”,你有这个体会吗?

  现在好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了,不,路在这里,看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这是第二厅通往第三厅的休息厅,大家可以休息一下。观赏这人洞的同时,大家一定想知道瑶琳仙境这个石灰岩的大溶洞是怎么形成的,是神仙创造的吗?不!形成这种景观的溶洞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地质构造为含有碳酸钙元素很多的石灰岩,地质学上称他为沉积岩;二是地面上要有裂缝;三是流动的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石灰岩这种可溶解的岩石,见水之后,坚硬厚大的石头就变得软弱无力,可雕可塑。据地质部门测定:两亿年前,这里是海,由于地壳的变动,成了陆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经过裂缝下渗,石灰岩慢慢被溶解,再加上地下水的冲击,在这骆驼山下形成了洞,一会儿大家进第四洞厅,就可看见这股有功劳的地下水。洞内那些千奇百怪、栩栩如生的石笋、钟乳石、石瀑、石柱、石帷、石盆、石花……等洞穴景观都形成于35万年以前(中更新世中期)。瑶琳洞是我中国部中亚热带湿润区沿海地区的喀斯特与洞穴的代表,既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北方和西部高原、山区喀斯特。

  (群狮厅)这里称为“狮子厅”,据说这个“狮子厅”里共有大大小小狮子五十头,可是现在剩下的只有四十五头了,还有五头到哪里去了呢?大家回忆一下:一头狮子到进口处的“狮象迎宾”管大门去了,两头在第一洞厅的“聚仙厅”门口欢迎大家,“灵芝山”前有一头,还有一头在第三洞厅的“极乐世界”表演狮子舞去了。等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所以现在这儿只有四十五头,那么请大家一边休息,一边找找看。(稍等片刻,请游客活动一下)对,这正面的大石笋上面象有个大狮子王席地而坐,边上有好多小狮子,可谓“群狮聚山”。请看这边,这是“懒狮趴地”,边上是“狮子奶奶抱孙孙”,这里还有一对幽会的狮子,这前面还有“怒吼狂狮”,转过来,这里有一对狮子滚绣球,它的附近还有许多狮子,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

  游客们,第二洞厅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这个厅的面积是2300平方米。在刚才的游览中大家可能已经体会到,它类似一个驼峰形,地势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起伏较大。洞内景石既有玉石雕琢的田园景色——“桃花源”、“武陵村”,也有峻险雄伟的坑谷——“打翻的龙王殿”。

  好了,我们接着去第三洞厅游览。

  在第三洞厅的门口有两棵很大的合欢树在欢迎大家!合欢、合欢,就是祝大家合家欢乐、幸福美满。请大家沿路注意观看,看看能找到这两棵合欢树吗?

  前面是峡谷小道,路很陡,请注意安全,慢慢走,对上年纪的游客请互相照顾一下。

  这里称为“灵山峡谷”。峻险的峡谷中雨季可听到涓涓流水声。这里地势低,与前面“打翻的龙王殿”和“群狮厅”形成了第二洞厅驼峰形地势。

  (第三洞厅)请看,这下面就是两棵枝干并列的合欢顶替。合约会树属豆科。大家注意看,洞壁上的钟乳石不单单象枝繁叶茂的树枝、树叶,而且好似有一个个肥肥大大的豆荚。可见,天宫仙界的合欢树与人商的合欢树也非常相似。

  诸位,请看这边,那形态奇特的石笋层层相叠,高耸云天,气魄多么宏伟。这儿有三十米高,各位是否有“山外青山天外天”的感觉呢。

  游客们,通过前两个洞厅的游览,不知你有否发现溶洞景观的欣赏规律,那就是:想想看看,越看越像。那么下面就请大家随着我的指点,用这个方法来观赏对面这一景。

  你们看,那高高的云端上有个洞,两扇洞门紧闭着!这象不象《西游记》里牛魔王的洞府,孙悟空来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把洞门关了,孙悟空吃了个闭门羹。孙悟空在哪儿呢?看那洞门上面不就是孙悟空吗?他借不到芭蕉扇,正急得抓耳挠腮呢!再看那一带的石笋多象是些小猴子,那大概是孙悟空的毫毛变的吧。有人还在下面找到了猪八戒,大家不妨找找看。这是一个天然的“翠云洞府”,“神仙世界”里也有一个,而且在那里还可以见到铁扇公主呢!

  看这高处,一尊魁梧宏伟的擎天大柱凌空矗立,把这9700平方米的洞厅牢牢顶住,气势多么壮观!它是瑶琳仙境的瑰宝,被誉为瑶琳仙境第三大标志,称它为“玉柱擎天”。这上面的雕琢可谓“巧夺天工”。下面请随我换个角度来观赏右侧这方石笋群。

  (三十三重天)看,对面就是我们瑶琳仙境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们今天整个参观游览的高潮。你们看,石笋层层叠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如诗、如画、如梦……难怪中国当代著名桐庐籍画家叶浅予先生,一九八一年回桐庐,到瑶琳来参观时,也对这片迷人景色赞叹不绝,说这儿象敦煌的唐代大壁画,象是到了西方的“极乐世界”。画家说的“极乐世界”是指人人快乐、幸福友好的地方。在这“极乐世界”里游客们会找到不少东西,有人在这中间找到了“仙鹤”;有人找到了吉祥的“大象”;有人找到了跳舞的“狮子”;有人找到了腾飞的“巨龙”……那就请大家找找看,看哪位还有新的发现。“三十三重天”实际上是洞中石笋密布、群集丛生而成,共有石笋百余,形态千差万别,有平的、尖的、圆的和凹的四种类型,这些巧夺天工的景观让我们在大饱眼福之余,不能不为它拍手叫好。

  看,那里真有位仙人在为此景拍手叫好呢!

  (宋诗台前)这儿是一块天然的大石壁,上面刻有宋代诗人柯约斋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写瑶琳仙境的,是点题之作。第一、第二句我们已经在前厅引用过了。全文是:“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隆坤。风雷不识为云雨,星斗何曾见晓昏。仿佛梦疑蓬岛路,分明人在武陵村。桃花洞口门长掩,暴楚强秦任并吞。”这首诗的从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桐庐县志上抄下来的,它有力地说明了宋朝就有不少人来这儿游览,不少文人描绘过瑶琳仙境。这首诗把这个洞称为“仙境”是“壶中天”、是“蓬莱岛”、是“桃花岛”、“武陵村”。这一方面说明瑶琳仙境的历史悠久,另一方面说明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瑶琳仙境确实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世界。

  这块玲珑别致的石头,据说勤劳的人才能敲响,懒惰的人是敲不响的,能敲得响的游客准能发财(或一定智慧非凡),所以叫它“发财鼓”(或智慧鼓)。游客们如有兴趣不妨一试。瑶琳仙境的美景说不完,数不尽。看!这是瑶琳仙境一侏最美的珍贵石笋,它的色泽如到此如玉,只有天工神匠才能雕刻得这么精致细腻、晶莹可爱,我们称它为“玉树琼花”。

  (曲桥通幽)这里称为“曲桥通幽”。别看这里黑乎乎的,不太起眼,却是一种不多见的洞穴沉积物,叫做“云盆”。由于洞论著稍有倾斜,流水中的泥沙沉积和被溶解的碳酸钙沉淀凝结成为朵朵的云块和个个盆子而得名。

  (石景园)过了“曲桥通幽”,我们来到了“石景园”。请看这边的“海狮接水”,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石笋,下面大,上面小。上方是一支石钟乳,形成了一个活龙活现的海狮接水造型。再看这边的一支石笋,它的造型刚好相反,它下面小,上面大,是岩洞中罕见的石笋,称为“瑶琳玉峰”。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瑶琳洞内的“三大标志”:“银河飞瀑”、“瀛州华表”、“玉柱擎天”,而这“瑶琳玉峰”则是瑶琳第四大标志,也是最主要的标志。所以瑶琳仙境很我纪念品,都采用了这个造型。

  游客们,从这个角度看“三十三重天”那片石笋群,象不象一片石林,若是将它与“天下奇观”著称的云南石林相比,是否显得别具一格呢。

  在“三十三重天”石笋群的右上方洞壁上保存有1300多年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8)、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探洞者的题字,由于年代久远,已被一层透明的碳酸钙结晶覆盖着。在开发瑶琳过程中,还发现了东汉的印纹陶片,五代、北宋时的古钱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还有2920xx年前西周时古人用火的遗迹。这说明瑶琳仙境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了。

  瑶琳洞的景观引起了很多电影工作者的兴趣,除了香港电影《少林小子》,在这个洞里拍摄了十多个镜头外,还有电影《碧水双魂》、《凶手与懦夫》、《欢乐的水帘洞》、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封神榜》……等,现在我们眼前的场景就是当年拍摄时留下的。

  (观音)游客们这一景是观音大士和她的“善财”、“龙女”。“观世音”是佛国众菩萨的首席,也是佛国的第一菩萨,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除去“世字”简称“观音”。何谓“观世音”呢?据说众生受苦受难的时候,念她的名字菩萨就会“观”到这个声音,立即前去前救,所以人们把“观世间”看作是一个慈大悲、法力无边的菩萨。大家发现了吗?这尊观音的眼睛会眨眼的,这尊观音有5米高,中国佛教将阴历二月十九日定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为成道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日,统称“观音香会”。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山西的五台山这四大佛教名山,会有许多香客拜谒观音,求福求子,这次瑶琳也请了这尊观音。诸位在“观音香会”来拜谒,也会得到同样效果。您若有求于观音的话,可以前去求助,不过千万记住“心诚则灵”呀!

  (送客廊)这儿叫“送客廊”。看,那大大小小的群仙在为大家送行,请游客们再回头看一看这仙境的美丽景色吧,那祥云缥缈、仙雾腾腾的美好意境,让我们再一次尽情享受吧!

  今天,诸位游览了瑶琳洞不仅获得了美好的感受,还了解了一些有关溶洞的科普知识。当年(1982年)已故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老先生游完瑶琳仙境后曾感叹:“瑶琳洞曲折有致,为全国诸洞冠。名为仙境,实不巫也。”诸位游客游完了此洞,您是否也有同感呢?

  (桥端)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银河桥,从这边看三厅9700平方米的美景尽收眼底,诗人田间在1983年3月游完瑶琳洞以后,挥笔题词“狂洞、狂仙、狂景、狂观”,不知各位看了有没有同感。在开发瑶琳时,我们右前方的石壁上发现了2900多年前西周时古人用火遗迹,这些都说明了瑶琳仙境的历史悠久。瑶琳仙境面积总共28000平方米,今天我们游览前四厅面积16000平方米,它的特点是“奇、秀、雄、深”,后三厅的特点是“大、广、空、粗”,可能大家已经感受了,现在我们所站位置的景石与前四厅截然不同,它还处于雏形阶段,里面有很长一段水路,卷曲石、石花、鹅管石等发育非常丰富。以后,将建成新的景点进行探险活动,欢迎大家再来瑶琳仙境游览。

  (桥头)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个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经过二亿年时间,由于地壳的变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经过裂缝不渗,石灰岩慢慢被溶解,再加上水的冲击,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美丽景观,大家今天游览溶洞景观结束了,现在诸位即将离开瑶琳仙境重返人间。

  (洞外平台)诸位游客,前面就是“三十六计蜡像馆”,请大家沿着这条游步道往前走,最后经过“妙峰苑”,大概需半小时。这两个游览项目是自己游览的,每个场景中有文字解说,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在此向各位道别,愿瑶琳仙境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浙江导游词《浙江的景区导游词精选》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导游词  浙江  景区  精选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y5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