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

来源: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13 本文由小饼 分享 阅读量: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相关推荐
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

  教学实录:

  环节1:学生用手中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说说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测量的结果。

  生1: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注:一次不能测出结果),测量结果为18.4 cm。

  生2: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测量结果为18.5cm。

  生3: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用分段测量的办法,测出的结果为18.45cm。

  生4:遇到的问题是终端不是完全与直尺的分度值吻合,在分度值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我是采用估计的办法,测出的结果为18.46cm。

  师:同学们都会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而且会想办法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好!

  (实际上有大部分学生测量结果为:18.4 cm;教师借此引导教育学生:做事要严谨。关注细微之处:往往重大的发现产生于关注细小)

  环节2:我们下面用同学们测量的任何一个结果,探究几个概念。

  18.46cm——测量值;它包括数值和单位两个部分;其中的18.4cm——准确值,0.06cm——估计值;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任何一个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能够反映出得到该测量结果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度测量必须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

  师: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个真实长度,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物体客观存在的那个真实长度,叫做真实值。

  环节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误差。

  环节4:师生交流讨论如下系列问题:

  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误差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都有关系。

  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仪器;多测量两次,求平均值。

  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少,不可避免。错误是操作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

  环节5:根据测量值27.636cm讨论:为什么任何一个测量值“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

  (明确:必须有一位估计值是为了让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只有一位,是因为多估计的不可靠,没有意义)

  《误差》内容,教学起来简单。我们很容易把教材给出的知识点讲清楚,而且学生掌握起来也不难。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给出的知识点向学生逐一地讲清楚,那就是地道的照本喧科——教教材。上述教学实践的处理,就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了如下几个作用:

  1、借助概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环节2的进行,为学生学习“误差”相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3、在环节1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把测量结果记录到毫米位,反映出做事的草率、马虎、不严谨。教师的因势利导:“重大的发现往往是在关注细小中获得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利载体。

  4、环节4的进行,让学生学会了“从产生原因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考方法。

  5、环节5看是拓展练习,实际上是“让学生得到清晰准确的认识。”让我们的课堂不给学生留下“迷茫而模糊”的感觉。

  一堂内容简单的物理课,有了上述五个方面的效果生成。其根源就是基本做到了“用教材教”。


搜索“diyifanwen.cc”或“www.diyifanwen.cc”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师心得体会《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热搜:观摩课  课堂教学  误差  体会  教材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cc/article/zlpu.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最新更新 | 热门文章 | TAG专题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admin 邮箱:admin@qq.com
闽ICP备2022016491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