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英文
“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英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英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英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
在兰州市里,黄河宛若一条飘落人间的飞天锦带,很多游客慕名来游览,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景点的解说词,让游客了解兰州黄河风情线的特色之处。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兰州黄河风情线导游词篇1
黄河风情线是兰州的城市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变得更加靓丽成为参加兰州市“两会”政协委员思考和热议的话题。3月23日,在兰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时,兰州市政协委员张新耀建议,兰州应当提升黄河风情线文化元素,把黄河风情线建设成高水平文化旅游景区。
张新耀说,面对兰州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黄河风情线面临着严重的不适应,主要是缺乏高站位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滞后,原有的黄河母亲、水车博览园等景区体量小、文化元素少,新的旅游景区创意和开发建设缓慢,旅游服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沿岸楼盘开发导致旅游资源被分割等种种问题。
为此,张新耀建议,对黄河风情线进行重新定位,从城市名片、绿色长廊、文化长廊、休闲旅游胜地等角度,确定黄河风情线的建设目标。从打造高水平文化旅游景区出发,对市区黄河两岸做出统一规划,对沿岸土地开发、生态绿化美化、景点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做出专项规划,划定红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
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下面是带来的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
兰州黄河母亲导游词3篇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兰州黄河母亲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兰州黄河母亲导游词范文1
夕阳渐下,漫步来到黄河边,我们再次感受到黄河母亲的绵绵之情。可谁知道,前几年的黄河却是另一番景象,让人大吃一惊。
昔日的黄河,由于污染严重,人们又经常往黄河里倒垃圾,所以黄河水发黑,臭气熏天。两岸边也堆满了垃圾,苍蝇满天飞,住宅小区几乎没有。晚上,两边的路灯好像在睡觉,不亮了,所以那时人们并不向往那里。黄河显得十分荒凉,仿佛一位还没睡醒的姑娘。
而今天的黄河,却仿佛一位梳装打扮好的漂亮姑娘,令人惊讶不已。鲜花、绿草、树木构成一幅动态画卷,滔滔黄河水向东边流去,天空飞着水鸟,置身此情此景,映衬着滨河楼,使人浑然忘却了身在大西北的兰州,却好像来到了上海外滩。
从1999年起,兰州市政府决定在沿黄河带状公园的基础上建设“四十里黄河风情线”。经过改造后的黄河滨河路焕然一新。新添的“黄河儿女”、“彩陶”、“黄河古象”等雕塑更使黄河两岸美了几分。许多兰州人都为自己有了一套看河房而感到骄傲。周末,小孩子们也都会到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3篇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兰州黄河铁桥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
兰州黄河沿线导游词3篇
黄河母亲位于滨河路中段,是目前最善于表现出来黄河对我们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刻评比中,获得优秀奖。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兰州黄河沿线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兰州黄河沿线导游词范文1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兰州城内水域并不像其下游那样开阔,但兰州人近年投入巨资打造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就连一些南方的游客也盛赞其美丽。
近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黄河大桥,气势雄伟,造型独特,其主桥墩虽仅有三个,却依仗桥面上有两束起牵拉作用的钢管,从而使大桥更加坚固悦目。
位于大桥不远的“黄河母亲”雕像可谓天下闻名,故而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游人在此摄影留念。而离“黄河母亲”不远的“兰州水车园”,那两轮高达数十米的水车虽已“赋闲”不用,却似在诉说兰州黄河的过去。水车系明代兰州段家台人段续所创,曾悠悠灌溉了黄河两岸的万亩良田。然最令人感奋的当属离“水车园”不远的黄河索道。远远望去,只见载人的电缆车正徐徐从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滚滚奔涌的黄河则被飞越而过。
河对岸的白塔山,巍峨起伏,大有拱抱金城之势。立白塔下,
兰州导游词
兰州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代曾称“金城”。《汉书.地理志》应勋注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还有一种说法“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得名。汉代设金城郡,隋朝时,因城南有皋兰山而更名为兰州。后,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辛亥革命后,兰州市从此成为了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农牧业生产,先后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
化。夏商周时,以神农氏炎帝为宗神的羌族和戎族在此活动。汉唐时起兰州做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亚非欧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五泉山、兰山公园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引大入秦工程等景点。游客来兰州,也可中转去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等景点旅游。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等四条国道穿境而过;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
湘西民族风情英文导游词3篇
湘西州部分镇临河民居也建有吊脚楼,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湘西民族风情英文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湘西民族风情英文导游词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 bordering, guizhou, chongqing, hubei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15486 square kilometers, the territory inhabited by tujia, miao, hui, yao, dong, bai minority, population 2.6458 million people, including 1.05 million tujia, miao, 860000 people, accounting for 72.9%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Jishou longshan
畲族风情导游词
【车上讲解】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三年后的一 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但皇榜贴出
黄河景点导游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黄河景点导游词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
我们已经进入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上乐园--黄河小浪底千岛湖。向东,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因其是在孟津县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称为黄河小浪底工程。
这个村,原本是叫丹阳,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经过此处,为平息水患,丹阳村村民舍小家顾大家,为纪念他们,就把丹阳村改为小浪底了。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l米高1米宽就可绕地球三周。由此可见,其有史以来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黄河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的梦想,而真正治理好黄河,惟有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长年战争留下的废墟中走来,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从那时起的40多年里,成千上万的治黄专家为了小浪底工程做了精心勘探设计,从1990年开始动工历时10年,提前完成了大坝蓄触电工程。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桀骜不驯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的综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
我们已经进入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上乐园--黄河小浪底千岛湖。向东,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因其是在孟津县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称为黄河小浪底工程。
这个村,原本是叫丹阳,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经过此处,为平息水患,丹阳村村民舍小家顾大家,为纪念他们,就把丹阳村改为小浪底了。
黄河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孟津境内,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全坝高280米,南起邙山北连王屋山的坝体总长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库容量1256.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96平方公理,正常蓄水位250米,最高蓄水位275米,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l亿千瓦时,完成总投资337亿元。完成后总控制流域面积92.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XX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三个标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名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