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材料

“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材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材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材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分享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名称为: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

  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语)。

  一、实验内容:

  1.课堂教学六课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共有六种课型:总览课、导读课、自读课、扩读课、自结课和作文课。

  (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预先下发预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导读课:一般是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A.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定内容。各年级根据

  学生实际订好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词语运用正确,叙事完整,声音洪亮,内容可配合教材确定,说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风景,说明一个道理都可;还有学习古诗、文言文、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就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途径,将小学的语文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以及汉字输入编码学习融为一体,做到“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结合。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为了确保实验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调控,我们先后组建了实验课题组、设备管理站、教学研究室三级管理网络。课题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吸收骨干教师及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课题领导小组,加强对实验的宏观调控、科学管理和具体指导,解决实验中的重大问题和有关事宜。设备管理站由分管后勤的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解决教改实验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学软件等所需设施,保证实验的所需资金和优良环境。教学研究室由分管教学的主要领导挂帅,吸收能力强、决心大、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质量测查等教学研究工作。基本上做到各级机构职责明确,协调合作,加强了对实验的宏观调控、过程管理和科学指导。

  二、多法并用,上好“三课”。

  一是指法课。指法的规范操作,对于打字的准确性和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开始让学生上机就严格要求,强化训练。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各键的功能和作用,接着让学生进行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实验课题名称为: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

  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 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语)。

  一、实验内容:

  1.课堂教学六课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共有六种课型:总览课、导读课、自读课、扩读课、自结课 和作文课。

  (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 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预先下发预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 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 数。

  (2)导读课:一般是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内容安排 时 间 活动形式 课前五分钟 口头训 5分钟左右 动口说 练 基础知识部分 5~8分钟左右 动脑记,动笔写,动口说 阅读分析部分 20~25分钟左 动脑分析,动口说右 知识迁移部分 8分钟左右 动脑想,动笔写,动口说

  A.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小学语文教改批辅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三年级教改批辅检查总结

  1、三年级级组在这学期人员紧缺,工作负担重,但是,他们在集备组长的带领下,认真钻研教材,开拓创新,不断调整单元教学模式,寻求适合年级特点的教学方式。各位教师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对教案进行调整,形成各自的个案。梁昌娥老师能运用自己的经验,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级组老师力求在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中取得实效。黄文华和李婧敏老师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认真备课。

  2、三年级的教师能根据年级特点布置作业,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方面不断寻求心得方法。教师们能认真批改作文,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二年级教改批辅检查总结

  1、整合教材,单元教学

  二年级的语文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广州气候特点及节假日,调整教材顺序,让教学更切合实际。如,第二单元是有关学校生活的主题,内容涉及到教师节,班干竞选等内容,二年级级组就在9月份进行教学;第三单元是有关祖国历史的主题,二年级级组就结合国庆进行教学;第一单元是描写秋天的美景的,二年级级组就在秋风渐起的11月开展教学。同时,我们也整合单元教学,如第四单元的成语故事和成语学习,我们就结合在一起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课外阅读,坚持不懈

  

小学实验报告样本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篇一: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篇二: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篇三: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关于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外语的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从初中开始上外语课,上几 学期外语课之后就迅速地产生 了对外语课的厌烦情绪,即使研究生毕业之后, 绝大多数人也只能书面翻译和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而不能 流利地与外国专 家进行口头学术交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外语教学方法与指导思想 有误,另一方 面是学生接触外语太晚,错过了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双序 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从改革 传统的设课方式入手,遵循"语 言发展先于数理思维发展"这一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传统的结构语法教 学思想:从学前中班始开设英语说话课,小学,一、二年级不开设数学课,而开 设以培养学生日常交际能力为 目标的英语课,三至五年级进行认读、读写能力 的培养,初中侧重阅读和语法教学,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 力。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的阶段划分

  幼儿阶段侧重听说和语感的培养,坚持让幼儿在游戏中多方感知语言材料; 小学阶段,要求在学生五年级 毕业时能比较流利地运用外语交谈,掌握基础读 写技能和一些基本语法知识;初中阶段进行以阅读、写作为主 的系统训练和语 法知识学习,实验班学生初中毕业时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不会写的话,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

  六、讨论: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范文

  一、用途

  该实验台配上引伸仪,作为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 试样:Q235钢,直径d =10mm,标距l=100mm。

  2. 载荷增量△F=1000N

  ①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

  ②初载砝码一个,重16N;

  ③采用1:40杠杆比放大。

  3. 精度:一般误差小于5%。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端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注意:调节前,必须使两垫刀刃对正V型槽沟底,否则垫刀将由于受力不均而被压裂。

  2. 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①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②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 ③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实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º左

linux实验报告有关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篇一:linux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Linux实验报告

  学 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胡小龙设计时间 20xx年12月

  实验一 Linux的安装

  1、实验目的

  (1) 了解硬盘分区的概念和方法;

  (2) 掌握硬盘的分区规划;

  (3) 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2、实验设备

  一台pc机、RedHat Linux 7.2以上版本、VMware Workstation v5.5

  3、实验原理

  Linux可以以多种方式安装在PC机上: (1)独立分区安装、 (2)DOS分区安装和 (3)虚拟机VMWare下安装。鉴于VMware下安装对原来系统影响较小且不影响本实验目的,因此采用VMWare下安装方式。

  4、实验步逐

  (1) 在Windows XP下安装VMware 5.5

  (2) 配置虚拟机

  (3) 启动虚拟机

  (4) 启动Linux安装过程

  (5) 安装过程配置

  (6) 安装后配置

  (7) 第1次启动 VMWare下Linux操作系统

  5、实验记录

  (1) 记录详细安装过程

  (2) 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

实验报告芯片解剖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课程名称:芯片解剖实验

  学 号:

  姓 名:

  教 师:

  年6月28日

  实验一 去塑胶芯片的封装

  实验时间: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电路封装知识,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3.掌握化学去封装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烧杯,镊子,电炉。

  2:发烟硝酸,弄硫酸,芯片。

  3: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1..传统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封装

  (1)塑料封装(环氧树脂聚合物)

  双列直插 DIP、单列直插 SIP、双列表面安装式封装 SOP、四边形扁平封装 QFP 具有J型管脚的塑料电极芯片载体PLCC、小外形J引线塑料封装 SOJ

  (2)陶瓷封装

  具有气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

  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铝和适当玻璃浆料):针栅阵列 PGA、陶瓷扁平封装 FPG

  B.薄层陶瓷:无引线陶瓷封装 LCCC

  2..集成电路工艺

  (1)标准双极性工艺

  (2)CMOS工艺

  (3)BiCMOS工艺

  3.去封装

  1.陶瓷封装

  一般用刀片划开。

  2. 塑料封装

  化学方法腐蚀,沸煮。

  (1)发烟硝酸 煮(小火) 20~30分钟

  (2)浓硫酸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7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