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1.目的

  为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厂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厂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

  3.定义

  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2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3.3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

  (一)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

  (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

机械厂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增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安全操作技能,减少伤亡人数,保证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特种作业的概念

  特种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人员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二、特种作业的范围

  1、电工(运行、维修)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起重作业(包括桥、塔、门式起重机驾驶、起重工等)。

  4、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5、压力容器操作。

  6、冲压机械操作。

  7、锅炉司炉作业。

  8、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

  2、年满十八周岁。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4、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5、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复审与培训

  1、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和<<电工进网许可证>>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运行电工每年复审一次,未按期复审和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和进网许可证自行失效。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1、序:

  4.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的一切高处作业。

  4.2高处作业的定义:

  化工企业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两米以上(含两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为高处作业。虽然在两米以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洞、升降口、坑、井、沟和风雪袭击、机械震动、设备和管道易泄漏或有可能排放有害气体、液体、熔融物或有转动机械及其他易伤人的物体等,应视为高处作业。

  4.2.1一般高处作业分级:

  4.2.1.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4.2.1.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为二级高处作业。

  4.2.1.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为三级高处作业。

  4.2.1.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4.2.2特殊高处作业。

  4.2.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4.2.2.2.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4.2.2.3.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4.2.2.4.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2.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1.0总则

  为保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提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根据有关安全法规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所有在册员工,包括试用期员工。

  3.0职责

  3.1全体员工都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安全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负责此制度的执行;

  3.2安全监督员负责安全监督、检查;

  3.3公司综合部负责此制度的执行;

  3.4安全领导小组监督此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的培训、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0内容

  4.1安全事故管理范围

  生产安全(包括特别设备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厂区安全及食品安全。

  4.1.1生产安全

  1)焊接人员进入工作操作前,必须佩带防护面罩、眼镜、手套;操作前检查电源及氧气瓶阀门;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

  2)筛松、混料、投料工作前必须佩戴防尘面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叉车司机须持证上岗,严禁在生产区行驶超过5km/h;严格按照叉车操作规程工作;

  4)使用货物周转车的跟车人员,必须与车体保持0.5米的车距;

  5)酸洗员工在工作前穿戴好防护围裙、口罩、手套;女员工长发隐于帽子内;使用工具归位正确、摆放整齐;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1 目的

  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3.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3.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3.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3.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具体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及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三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四条公司定期限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五条使用特种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条例和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公司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七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及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为搞好本单位粉尘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使本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要保证生产车间粉尘吸收装置的良好运行,督促员工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5、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企业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对生产过程,应逐步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8、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9、企业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企业应安排接触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特种设备操作工职责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擅离职守。

  2、上班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精心操作,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应予抵制。

  3、认真做好容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容器处于完好状态。

  4、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严密监视设备各参数的变化,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并做好各项记录,内容须真实。

  5、遇有事故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隐瞒事故。

  6、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1.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性,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

  2.定期安全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1)每年安排一次年度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查设备、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处理情况等。

  (2)每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安全检查。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到操作现场监督检查有无违章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操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纠正。

  3.各部门除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外,还要每季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情况

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限制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聚集,对可能有毒气体挥发的地方,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对各种可能产生毒物的过程,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毒物产生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企业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企业应安排接触毒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企业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作业场所防毒管理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8
【diyifanwen.cc - 第一范文网】

  1. 职工对毒物有知情权。企业对职工应进行防毒(防尘)安全教育。

  2. 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改革工艺,采用无毒、低毒原辅材料生产产品。

  3. 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4.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5. 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毒物(粉尘)的含量浓度,努力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最高限值之内。

  6. 按规定设置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定期检测校验,保持灵敏好用,防止急性中毒的发生。

  7. 对已有的防毒、防尘设施,不得随意停用、挪用或拆除。

  8. 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扩散。

  9.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为职工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如工作服、防护服、护目镜、胶皮手套、防毒(或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等。车间、岗位配置的公用防毒面具等应急防护用品应齐全、足够、有效,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10. 剧毒物品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11. 剧毒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发、双本帐、双把锁、双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