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评卷小结
“政治评卷小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政治评卷小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政治评卷小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作文评卷小结
以第一天改卷的情况来分析,我评卷315份,80分以上的作文23份,约占7%,改变题目的作文有60份,约占20%,不及格的作文9份,约占3%。全组总评均分为35.65分。平均分基本上符合市控制线上,但高分作文较少,没有出现满分作文。
一、评卷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写作要求是以“感动”为题,但他们看成了以“感动”为话题,当作话题作文来写。改题目扣2分,如果行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一般都还可以得35分左右。但从改题失分所占的比例来看还是很严重的。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平时在练作文时多练话题作文,对命题作文练得少。还有是学生不够认真,审题不清楚。
2、选材单一,不善于从身边熟悉的小事写起,部分作文主题不突出,鲜明。
从学生写作选材来看,多写地震中或雪灾中的材料。本来运用这些材料不会错,但在大家都用这些材料的情况下,就看学生运用材料的准确性,创新性。常常学生在引用材料的时候人物名称写不出来,情节也不够准确,这样严重影响了表达效果。本来以“感动”为题的作文可写的材料很多,但学生不善于从生活中的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写,想运用大背景下的材料又不熟知,考生多发人
中考化学卷评卷小结
一、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2)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1.40分,难度系数为0.23,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5.22%,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63.5%。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2)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
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小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五、计算题(共10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成功范例,该化学方程式为co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答案)。
(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23、(1)3:4:7:1 (3分)
(2)解:设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x。 1分
co2+nh3====co(nh2)2+h2o。 1分
44
政治学习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学习活动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我校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制度,严格了学习纪律,发放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本,明确每周二、周四下午为集中学习日,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每周有计划地学习党章、十八大精神、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等学习资料,并且及时检查党员学习笔记情况。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按照各自分工自始自终地参加自己所在党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做到带头学习,带头记笔记,带头写心得,带头参加讨论,带头参加活动,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和促进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开展以来,集中学习内容:
1、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义》
2、观看影片焦裕禄(一)《临危受命》《xx: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3、观看影片焦裕禄(二)《执政为民》 学习郭庚茂《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的文章。
4、观看影片焦裕禄(三)《改天换地》《xx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5、观看影片《焦裕禄》 郭庚茂在全省二批活动进展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6、观看电教片《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精神实质》 重温《中央八项规定、六
教师政治学习小结
我校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校园建设,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就本年度政治业务学习活动作小结如下:
一、政治业务学习形成了校本化、制度化
根据局、镇关于政治业务学习工作要求,学校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加强了教职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
一年来,我校教职工不论是在参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都不忘理论学习。以“师德、人文、科学”“教学有效性”“师德、心理”“作业有效性”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报告导读与讨论、读原文与谈体会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师德修养、科学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开展教育活动,提升队伍形象
全体教职工在学校支部的安排下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
1、学习了党的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卷简答题评卷小结
简答题 (2小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
一、题目:
19、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误差可能的两点原因。
20、东晋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 内篇》中描述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二、分析:
19题、是初中的基础实验,命题的目的是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该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操作。总的来说,学生的回答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可能性较大。。
(1)利用固体食盐加水溶解来配制。符合实际,方案可行。
(2)利用浓的nacl溶液加水稀释来配制。符合实际,方案可行
(3)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来制取。不符合题意,方案不可行。
20题、通过事例考察初中化学最基本的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该题的问题明确、答案也有严格的表述。学生容易作答。
三、得分情况:
四、学生在答题中良好的表现有
1、思维活跃。他们能选取不同的方案来完成溶液的配制。
如有的
大学生政治学习小结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了解事实与政治是相当必要的,根据学院要求,我班本周星期五在教学楼206开展了题为“国际时事与政治”的政治理论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这已经是第十二周了,政治学习也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每一次的学习同学们都细心准备,辛勤付出,有汗水,泪水;同样也有快乐和欢笑;最重要的是了解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这次轮到第六小组负责了,小组长早早的就组织好本小组的同学分工讨论。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游戏环节,看动作猜谜语,每组三名同学代表参加,原则是第一位同学看一个成语,然后比划给第二个同学看,第二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比划给第三个同学看,最后由第三个同学猜出最终结果。游戏虽然很简单,但是考验了一个人的想象能力很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调动了班级的积极性。接下来进入主题,即为知识问答环节,第六小组成员发相关的事实政治资料给其他各小组,两分钟后收回,然后按照资料内容提问,分为必答和抢答题,同学们很聪敏,早早的就知道大致的出题方向,把答案记好,最后答题时轻而易取就拿下答案,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们对时事政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三环节是游戏,名为踩气球,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
五月政治学习小结
91年前的五四精神,61年前的建国奇迹,模糊的记忆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从来不曾忘却,当我们得知五月活动主题为:“弘扬五四精神”时,我班的班委们就立即想到了以播放经典电影的形式举办此次活动,因为在那特定历史时期,电影记载着中国的历史,传递着伟大的民族之魂,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代表了那一代人,点点滴滴闪光的足迹长留在无声的银屏上。
我们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观赏经典电影,促使当代大学生重温历史点滴,感触中华之魂,欢庆祖国六十一华诞,弘扬五四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我们选择的经典电影有两部,分别是1999年国产的《我的1919》和英国纪录片《是谁与民主为敌》。由于时间关系只能选择一部来播放,这就遇到了第一个矛盾。班委们各执一词,一方认为,弘扬五四精神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事,不应该找外国片子。反方则认为《我的1919》这部电影来的掉牙,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大国注定是走向世界的大国,我们需要具备世界性的眼光,我们要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后全体同学举手投票,选出影片《是谁与民主为敌》来播放。
看完了这部片子,大家都感悟良多啊!
有同学说:“故事从不同
中学政治教师五月份教学小结
匆匆忙忙,尤如行军打仗,一个月又没了,现将我这一个月的教学工作小结如下:
中考在即,复习进入关键时期。这一学月主要进行了时事热点专题复习与主题知识背诵过关,我把复习背诵的内容列出表格,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当日学习任务,采取当日事当日毕,并请班主任协助抽查背诵,总体复习效果较好。但少数学生由于欠账太多,很难完成当日学习任务,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效果较差。
继续坚持课改,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个月来,我在课堂上尽量少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解决的问题,坚决让学生自己解决,只是对于一些难点与疑点适当点拨,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程度也加强了,他们的自学习惯逐渐养成了,自学能力也逐渐提高了,效果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趁机讲话;有的学生对优生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一些学生的笔记做的还不是很好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解决。初二新课也将结束,要着手复习的准备工作了。
浅论政治社会政治范文
完成自己的长远或者短期目标的话,那么这种人人尽享其自由,人人和谐相处的生活状况,就不需要政府或者政治社会此类事物进行约束和制约了。休谟对此进行了三次发问,倘若正义自身就能形成一种制约力,为什么还要有法律法规的存在?在社会非常和谐,并不曾出现过混乱不公平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设立裁判法庭和裁判官?当自由的发展并没有造成危害的时候,为什么还会被剥夺?
作者从经验主义出发,说明政府所以会存在,正是通过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这项义务来培养政治德性,来维持人类的和平从而为社会争得利益,人们在忠诚于其所属社会和国家的前提下,才会有比较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政治社会建立起来并进行相互间的交往后,会出现一些适用于当时情况下的特定规则,如使节人格神圣不可侵犯,禁止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优待俘虏,以及为了交往双方的利益而设立的某些特定规则等等,总称国际法。像单个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遵循正义的规则在政府之间也是同样通行的,国王们也都相互承认其他国王的权利。但是国家间的交往并不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因为单个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公道和正义的维系,是不会存在的,而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就不会延续下去,人与人的交往会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