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1500字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1500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1500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1500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带来的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一: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
西安事变知识宣传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张杨两将军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就建议:“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攘外,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定能扭转过来。”当张杨起事时明确表示:“捉了(蒋)之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们还拥护他作领袖。”但是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对如何处置蒋介石议论纷纷,统一内部思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感到又突然又欣喜,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他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
党的光辉历程观后感1500字
党的光辉历程观后感1500字
作为年轻的一代,认真学习党史,对继续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良好作风、对进步自己的熟悉能力和处理实际题目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的光辉历程观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光辉历程观后感1500字篇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上海建党以来,已走过了九十五周年的仓桑。从国共合作到蒋介石的背叛,从抗日战争到内战,从改革开放到当今,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物质、精神文明在不断的进步。
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那一页页的光辉历程,为中华儿女谱写了崭新的诗篇。中国共产党至成了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正当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它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建设。95年来,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辛苦楚,也经历过许多错误,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明智的党,是一个先进的领导集体,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改正错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无数的重大贡献。
抗战爆发,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共产党不得不面对更
宣传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
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以下是小编分享了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一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以下是小编分享了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一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文化馆干部)
4月23日上午9:30,xx区文化馆党总支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电影《焦裕禄》和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弘扬了焦裕禄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充实了我馆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强的毅力和对党的事业高度忠诚,铸就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感动了在场的我馆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焦裕禄同志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不为名、不为利,严于律己,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我馆文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焦裕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让焦裕禄精神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闪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推进我馆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馆党总支要求党员和中层以上的干部职工写一篇观后感,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焦裕禄精神一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二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节约勤俭、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三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精神;四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
《牛玉儒》观后感
牛玉儒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牛玉儒同志是一位近乎于完美的领导者。他具备了一名领导应有的全部素质,他的气质、气魄,他的思维,他的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他的人格力量、人格魅力是令人折服的。 牛玉儒同志有一句话:“人民群众的事就是大事,一定要办好。”这句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耐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振奋,它集中体现了牛玉儒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因为爱民,他忍着巨痛,擦着汗珠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和规划着呼市的经济发展。因为爱民,他进工厂、走农村,访贫困户,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这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无不体现了牛玉儒纯朴真挚的爱民情怀。这种爱,是儿女对父母的爱,树木对大地的爱,鱼儿对江河的爱。这种爱来源于他对人民的深切感情。 牛玉儒同志去世后,在呼市有一个很感人的现象,就是出租车司机逢客就夸牛书记。他们说,牛书记是好官,走得太早太可惜了。司机说,牛书记坐过他的车,而且让他走最堵车的那条路。哪有花钱坐车走最堵车的路呢?原来是牛书记在搞调查。这件事情当时对我震动较大,事情虽小,恰恰是牛玉儒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的最好反映。新闻报道说牛玉儒访呼市200多条街巷,有时一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演变过程宣传内容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是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1936年正当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之际,蒋介石置中华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地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剿共内战。在陕甘一带进剿红军的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影响推动下,先后与共产党的红军建立了联系。张、杨两将军曾多次向蒋介石建议,要求蒋介石放弃反共内战政策,实行联共抗日的方针。而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张、杨的正确建议,加以驳斥和拒绝。蒋介石还委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共前敌总指挥,调中央军的嫡系部队进至豫陕边境,以压迫张、杨的东北军、十七路军攻打红军。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飞抵西安,亲自督战。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向蒋“哭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不仅对张学良严加训斥,拒绝他的请求,而且逼迫张、杨剿共。经过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之后,张学良、杨虎城于12月12日晨6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十七路军扣留了在西
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旧址,包括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住宅止园、张学良公馆;指挥部新城黄楼;以及发生事变和处理事变工作的主要活动场所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等。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 各位游客,昨天我们游览了华清池,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那么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安事变旧址呢,特指西安止园、新城黄楼、张学良公馆、高桂滋公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件”。当时,张、杨两将军的住宅以及指挥部都设在西安城内,而且事变发生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也是在城内进行的。
因此,这些地方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 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内的止园,是杨虎城将军的别墅,简称杨公馆。当年,杨将军痛恨腐败政治,打算不再从政,“当官到此为止”,止园由此而得名。在止园,杨将军和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多次商讨国事。现在,这座别墅已辟为杨虎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