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师资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师资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农村小学师资调查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农村小学师资调查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学师资情况调查报告
者腊乡是一个汉、壮、苗、彝等民族杂居的农业乡,全乡总人口31204人,其中农业人口30345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97.25%,教育的层次主要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服务的对象95%以上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今天的经济是10年前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10年后的经济。如何抓好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是提高全乡劳动者素质,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那么中学教师师资配备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将影响到者腊乡10年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下面我就目前者腊中学的师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者腊乡位于砚山县东南部,东与蚌峨毗邻,南与八嘎接壤,西与江那连接,北与干河、阿猛相望。从区位上看,该乡交通整体便利,富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但生产生活条件整体相对较差。者腊中学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职教师80人,工勤人员5人;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580余人。
二、师资状况及存在问题
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85名专职教师中,有20名教师分别来源于民办转公办、民代班招考录用和代课教师招考转正,这部分非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5%。其中,还有15人属于拔高使用。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调查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话题,多年来,许多来自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等都曾就此做过不少文章,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它又是一个新话题,因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地方关于教育的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农村教育随之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并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谨以我镇小学教育为例,作简要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建湖县西北部,与阜宁县毗邻,面积50.78平方千米,辖12个村(居),人口29820人,为盐城市最薄弱乡镇之一。全镇现有中心小学1所,定点村小2所。
1、办学条件
多年来,由于受到全镇经济薄弱、交通闭塞、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
(1)校舍。中心小学现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学楼1020平米,为b级用房,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目前现有校舍中,教室、办公室及生活用房严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无一间达标。两所村小校舍总面积为1590平米,除增寿小学630平米简易教学楼为b级用房外,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经有关部门建筑安全性及抗震鉴定,全镇小学所有校舍均在“建议拆除”之列。
宝塔
农村小学调查报告范文4篇
XX年2月份,笔者春节从北京返回地处中原的老家。一路走下去,从京城到市里,再到县城到村庄,所到之处,聊起天来,人们都不由自主地会聊到教育,聊到孩子。上至七八十岁的退休老教师、老农民,下至正在面临着孩子上学问题的三十来岁的年轻父母。他们都会关心教育、关注教育。可以感受到,教育,在基层老百姓中,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在数日的调查中,乡亲们围绕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教育经历谈了很多,笔者发现,或多或少都和村小有关。笔者的村庄里有一所小学,因为地处中原,我们就称呼她为“xx小学”吧。不同年代的人谈起中村小学,就构成了xx小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笔者就以中村小学为原点,勾勒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村小的兴盛:从能上初小到义务教育普及
老人们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能够上几年学的人,少之又少。解放前中村没有学校,只是一家私塾,老先生带几个孩子,老师地位也不高,普遍流行的是,“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学的内容也多是《三经》、《百家姓》等。家长们的期望,大多是认得几个,不当“睁眼瞎”就行,读书做秀才,毕竟只是绝少数人的事情,那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哪里是平头老百姓能想的?
1947年一解放,村里就办起了小学,先是在地主家的宅院里,后来又专门新修了学校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文明。像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恶化,已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为了彻底改变“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现象,上虞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一场农村厕所“改革”,这一创举已成为老百姓的热点话题。我们课题小组为了了解老百姓对这一工作的看法,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谢塘镇作为调查点,对该镇的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为农村厕改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范围 ******村 三、调查方法 (1)访谈 (2)发问卷 (3)实地察看 访谈:3月30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向谢塘镇出发。首先对谢塘镇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镇长非常支持我们,同我们谈了厕改的来龙去脉。厕改是市政府发布文件,以道墟镇为试点的一场改革,谢塘镇走在了厕改的前列。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投入资金234.07万元,兴建公厕57只,卫生户厕3916只。清除露天粪缸5089只,基本上改变了&ldq
农村社会体育调查报告
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人口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利用随机调查提问的方法,整理数据并由此可得知城市人口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的趋势。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首先是增强体力、增进健康;其次是为了消遣娱乐和精神情绪的修养、改善;再次就是为了增加社交机会,与朋友同伴交流。也有部分人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和延续学生时代形成的体育习惯。
在遇到健康问题的时候,体育人口首先想到参与体育活动,而非体育人口首先想到的事补充营养保健品、改善生活规律、加强营养等非体育手段。
带着看看农村社会体育人口状况,问问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及效果。我们对广场进行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体育人口的活动项目主要有长走与跑步、羽毛球、体操、舞蹈、跳绳,体育人口在身心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如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而有身体疲劳、体力衰退感觉的人,体育人口比非体育人口要少一半。体育人口饮酒、吸烟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报告-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搞好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北省林业从1990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截止目前,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已有四期。总投资计划约6亿圆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4100万美圆,造林任务16万公顷,涉及我省9市的70个县(市、区)。到XX年底,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3万公顷,提取世行贷款2300万美圆。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历经10年,尽管每一期项目的具体目标有所不同,贷款的条件和转贷渠道也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讲,项目建设不仅加快了河北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的建设进程,储备了大量用材林资源,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借鉴世界银行管理办法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造林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在造林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项目建设的成效
(—)增加了森林资源。 按照项目的既定目标,一、二期项目主要是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三、四期项目除发展部分速生丰产用材林外,发展部分经济林,以帮助农民在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10间完成的13万公顷造林面积中,速生丰产用材林12万公顷,名、特、优、新干鲜果经济林1万公顷。根据幼林摸底调查结果,一、二类林面积达到90%
农村小学少先队阵地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继我校《少先队活动研究》(县“九五”课题)结题,学校被评为“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后,我们选择发《农村小学少先队阵地建设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组和少先队的工作重点,以期深化德育内容,丰富德育阵地,增强德育功能。
一、调查内容及目的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目前我校少先队阵地建设的种类及形式;2、学生对少先队阵地建设的认知性、情感性及行为倾向性层面;3、学生行为与阵地建设的关系;4、教师素质与阵地建设的关系等。
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并掌握调查的内容,全面分析我校少先队阵地建设的现状,为制定二、三阶段计划提供工作依据,从而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少先队阵地建设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模式,促进我校少先队阵地建设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根据本课题的性质及研究目的,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
1.实际考察
课题组认真全面地对学校阵地建设情况进行考察,以收集资料,了解现状。
2.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根据少先队阵地建设情况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阵地建设的认知性层面,情感性层面及倾向性层面,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
3.抽样实验与统计分析
对进行无序抽样实验调查学生行为习惯与阵地建设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
4.个别调查
课题组对教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文明。像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恶化,已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为了彻底改变“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现象,上虞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一场农村厕所“改革”,这一创举已成为老百姓的热点话题。我们课题小组为了了解老百姓对这一工作的看法,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谢塘镇作为调查点,对该镇的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为农村厕改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范围 ******村 三、调查方法 (1)访谈 (2)发问卷 (3)实地察看 访谈:3月30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向谢塘镇出发。首先对谢塘镇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镇长非常支持我们,同我们谈了厕改的来龙去脉。厕改是市政府发布文件,以道墟镇为试点的一场改革,谢塘镇走在了厕改的前列。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投入资金234.07万元,兴建公厕57只,卫生户厕3916只。清除露天粪缸5089只,基本上改变了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普工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行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市的科普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普网络基本形成,科普基地逐步建立,科技知识广泛传播,科学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教育逐步普及,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日益紧密,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但也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制约因素。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最近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总体来看,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农民的科技意识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份科普网络和科普机制已初步建立起来。
一、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科普工作逐步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经调研,我们认为:农村科普工作的基础设施、机构、手段等,都有较大改善的提高。形成了一支开展科普工作的基层骨干队伍。镇、行政村均安排有专(兼)职的科普人员。同时还设有一定的科普经费,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部份还配有用于科普宣传的画廊、橱窗、黑板报、活动室、“三农”服务网等基础设施。
2、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0年3月23日——2010年3月25日
调查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镇叶村
调查对象:叶村村民
调查方式:访谈、查阅资料、观察
调查内容:通过对西递镇叶村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切实感受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表现出的新气象。把叶村村民自身的深切感受与西递镇政府资料结合起来,科学认识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总结出叶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西递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古村落是世界文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使西递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西递镇一方面积极开发古村落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图形成旅游带动经济、经济保护资源的良性发展模式。西递镇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动力。西递叶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一、 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叶村是位于西递古村落不远处的一个村落,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叶村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现在现代商业经济,从而形成与西递古村落遥相呼应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