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编辑参考文献格式
“word编辑参考文献格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word编辑参考文献格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word编辑参考文献格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
word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1.使用尾注
“引用”——“脚注”——右下角的箭头——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
说明:此时,光标会自动跳到文件尾部,在此处输入参考文献。此时该处的编号是上标格式,把它直接改为普通格式就行(只能改,不能删掉);双击该编号,光标自动回到文本中引用处。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2.交叉引用(同文献多次引用)
“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选中需要的文献。
说明: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只是个链接而已)。为此可以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
word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1.使用尾注
“引用”——“脚注”——右下角的箭头——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
说明:此时,光标会自动跳到文件尾部,在此处输入参考文献。此时该处的编号是上标格式,把它直接改为普通格式就行(只能改,不能删掉);双击该编号,光标自动回到文本中引用处。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2.交叉引用(同文献多次引用)
“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选中需要的文献。
说明: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只是个链接而已)。为此可以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
Word中参考文献标注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 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
word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
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
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每个杂志要求的文献格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在文章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顺序等都不同。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如果能运用word中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按插入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
参考文献格式书写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写法
一、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19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
参考文献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
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