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
“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陕西武侯祠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武侯祠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武侯祠导游词5篇(一)
各位亲爱的朋友:
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人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比较短暂,但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段。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一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xx年——265年。三国的得名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方政权。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大诗人杜甫《蜀相》这首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不然杜甫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非他疯了;其二,根据植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3篇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襄阳武侯祠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1:襄阳武侯祠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我是大家本次隆中之行的导游XX,您叫我X导就可以了。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 明君的古隆中,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的高兴,玩得开心。
各位,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的牌坊它是隆中的标志,清光绪20xx年湖北提督程文秉组织修建。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高约六米,长约十米,用青石开榫组装而成。我们看到在牌坊正面大门上雕着“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门术线雕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古人竟然是这样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靠淡泊、宁静而成为了大才,又在刘备的“三顾”诚请下拿出了建国大纲《隆中对》,帮助刘备、刘禅两代人立国续业,可谓“老臣”忠心一片,现在大家跟我到牌坊的背面,上
故宫导游词太和殿
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导游词太和殿,欢迎来参考借鉴!
北京故宫太和殿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
泰山天贶殿导游词
天贶(kuang)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山东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山天贶殿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泰山天贶殿导游词
天贶(kuang)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山东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20xx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殿主祀东岳大帝。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
天贶殿为岱庙主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元称仁安殿,明清称峻极殿,民国后复名天贶殿。天贶殿建在高出地面2.65米的石台基上,周围雕栏玉砌,亭阁环抱。
其台基分上下两层:下层台基东西长49.82米,南北宽35.2米;其上石砌殿基,殿基长45.67 米、宽19.75米、高0.6米。正殿9间,面阔43.67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
交泰殿为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次年重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交泰殿导游词,欢迎来参考借鉴!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立、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中和殿。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八藻井。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
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3篇
成都武侯祠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成都武侯祠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1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公元223年始修建刘备陵寝。
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
20xx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3篇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范文1:
去颐和园游玩,了解他的历史故事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下颐和园一个比较重要的景区——颐和园仁寿殿,据说那是帝后夏天到颐和园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
慈禧“垂帘听政”后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在颐和园仁寿殿大殿的后壁,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
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
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导游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北京太和殿导游词1
故宫太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太和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典型的古典建筑,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现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外部结构既威严雄壮,又坚固耐用。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殿高35. 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檐角安放骑凤仙人、鸱(吃)吻、狮子、天马等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数量及排列有着严格规定,在其它古建筑
陕西武侯祠的导游词范文5篇
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隔汉江(古沔(念mian三声)水)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各具特色。公元263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0xx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其它武侯祠,即湖北襄阳古隆中、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武侯祠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武侯祠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0xx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范文3篇
故宫太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大的宫殿,民间俗称“金銮殿”。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故宫太和殿导游词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范文1
我是你们大家的小导游,我姓吴,名晓宇。今天就由我来带着大家游览远近闻名的北京故宫。
故宫始建于1420xx年,1420xx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为723633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这位小朋友你知道环绕故宫的围墙有多长吗?对了!是3400米。围墙外还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从天安门后面的端门进入后,走过午门、太和门,就来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