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导游词900字
“东坡书院导游词900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东坡书院导游词900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东坡书院导游词900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东坡书院导游词
东坡书院与五公祠一样,是海南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位于儋州市中和镇东郊,距儋州市区45公里,与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在咫尺。
这里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字子瞻,号东坡)贬谪海南时居住和讲学的地方。苏东坡因朝庭险恶的政治斗争被一贬再贬,绍圣四年(1097)四月又从广东惠州任所贬到海南岛。海南岛古时候是流放罪臣的地方,文化落后,蛮荒闭塞,疾病流行。朝庭任命苏东坡为"琼州别驾",是名义上的琼州府官员,但是不允许参与政务,而且不让在府城居住,必须到"昌化军安置"。昌化军大体就是现在的儋州。苏东坡这时已经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正所谓风烛残年,万里投荒,景况十分凄凉。他身边只带着次子苏过,先是居住在昌化军使安排的官屋,后来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时,遣人渡海把苏东坡从官舍中驱逐出去,使他不得不"偃息于桃榔林中"。次年,昌化军使张中、仰慕者黎子云等共同为苏东坡修造房屋。事成之后,苏东坡引用《汉书·杨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欣然命名其屋为"载酒堂"。
从此,载酒堂便成为苏东坡以文会友、传播中原文化的地方。来自各地的学子常于载酒堂"问奇请益",载酒堂因此名闻遐迩。苏东坡居儋三年遇赦北返,这里便成了儋州人民和文人墨客抚今追昔,缅怀、纪念东坡先生的一处胜地,被誉为
儋州市东坡书院导游词范文3篇
东坡书院,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儋州市东坡书院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儋州市东坡书院导游词范文
东坡书院位于海口市西线180公里的儋州市中和镇,离现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镇40多公里,是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1098年),后经重修,明代(1549年)更为现名。890年前,苏东坡由幼子苏过陪伴,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活。后人把他讲学、会友、寓居过的地方命名为东坡村、东坡田、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坐石,并建东坡居士塑像以示纪念。
东坡书院,为历代儋州最高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吉林幽茂,群芳竞秀。载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县(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居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载酒亭,为重檐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的东西两侧是莲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堂中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
颐和园导游词9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我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万寿山丛林葱郁,昆明湖碧水荡漾,构成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画卷,是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
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观赏吧!
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这里建筑宏伟,风景
湖北导游词900字
导游词怎么写?跟着小编来看看下面为大家准备的湖北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大家喜欢。
湖北咸宁陆水湖风景区导游词
今天,我们将游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陆水湖。它的面积是1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平方肥里,湖岸线长242公里。陆水湖水在宽阔,湖水清澈见底,湖中800多座碧岛星罗棋布,因此,又有“千岛湖”之称。陆水湖风景区以山幽、林绿、水清、岛秀闻名遐迩,被誉为“楚天明珠”,是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的理相之地。
未到达陆水湖风景区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赤壁市的基本情况。
赤壁市历史悠久,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0xx年)始置蒲圻县,至今已有1779年历史。1986年5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市,同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和湖北省综合改革开放(县)市。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现辖九个镇、3个办事处、2个农业开发区和3个农、林、茶场,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55万,其中城市人口22万。
赤壁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并距省会武汉112公里,南邻湘北重镇岳阳市9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万里长江依境而过,陆水湖穿
岳麓书院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够作为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啊,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从岳麓书院的这幅片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起来到岳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轰轰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大门上“岳麓书院”这块匾,这就是宋真宗御
常州东坡公园导游词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东坡公园,便是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下面是带来的常州东坡公园导游词,欢迎欣赏。
常州东坡公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要提起他与我们常州有何渊源,知道的朋友也许并不多。
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藤花旧馆。在常州现今许多地方,还都保留有先生当年所踏足之处,今天,就请各位随我追随先生的足迹,走近这位大文豪。
现在我们来到的景点—东坡公园始建于1954年,由舣舟亭扩建而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公园的景点平面示意图。东坡公园位于市区的东部,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整个景区是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二岛之间由一座明代古桥相连。东坡公园是一座凝集常州历史文化、富有常州园林特色的公园,20xx年4月28日改造完毕后免费对市民开放了,改造后的东坡公园与周边的红梅公园、天宁寺景区联袂成片,共同形成延陵东路历史文化街区。
各位游客,现在就请各位随我步入园内,开始我们的怀苏之旅吧。 东坡园大门上的门环与众不同,其形似虎,名曰狴犴(bi an,毕岸),相传是龙
石鼓书院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XX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 1.8米宽的巨型石书,诗词歌赋,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XX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生于1130年,卒于12XX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
琼台书院导游词
琼台书院位于琼山市府城镇文庄路,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据传由于丘浚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故书院由此得名。现在是琼台师范学校的校址。 www.DiYiFanWen.com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其主楼魁星楼高二层,绿瓦、红廊、白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魁星楼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中进士后朝廷所赐。楼内雕梁画栋,导常别致;楼前绿树成荫,环境秀丽雅静。
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
万松书院是杭州的有名景点,导游在带游客参观的时候,要做好景点的解说,让游客了解万松书院的历史典故。下面是带来的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杭州万松书院导游词篇一
曾是明清时期杭州地区最大书院、浙江最高学府的万松书院,更因梁山伯、祝英台在此“同窗共读整三载”的美丽传说而闻名。目前,杭州这处著名人文景观已修复重现。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万松书院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万松书院位于南线景区的万松岭下,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的。重建工程中按民国初期原样恢复了照壁和平台,重刻了孔子图像并凿“万世师表”四字,修复了牌坊和供桌。
万松书院传说是晋代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地方,不远处的长桥是他们“十八相送&rd
岳麓书院导游词范文
岳麓书院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很荣幸能以导游的身份,和大家一起来领略岳麓书院的魅力风光,大家可以叫我李xx,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下面开始我们美妙的旅程吧!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经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期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才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麓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