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古城文庙导游词
“乾州古城文庙导游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乾州古城文庙导游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乾州古城文庙导游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乾州古城导游词
乾州古城导游词(1)
登城饱览古城风貌。登西城门楼,城隍庙的牌楼赫然在目,高大,气派,建筑精妙,巧夺天工。屋檐凌空,檐下蜿蜒腾飞的雕龙,爪上抓一颗人头,使人为之震慑。登东城门楼举目西望,文庙中古殿环绕着的古柏,高耸参天,虬枝盘结,绿荫蓬勃,苍劲挺拔,气宇森然。登南城门楼,纵目南眺,八百里锦绣秦川尽收眼底,碧野千顷,远山如黛,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登北城门楼,最喜北望,看不厌梁山雄姿,乳峰并峙,主峰突兀,柔美而又肃穆,时有云霭飘忽,为“姑婆陵”平添几许神秘的色彩。
具有4200多年历史的吉首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这里交通便捷,209国道和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传统的物质集散中心。 乾州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四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夏商时期这里就有土著先民繁衔生息,以后来了棘人,又以后来了猺人,再以后来了苗人,秦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的驿站、驿道在此交会,水上交通发达,是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明清逐渐成为苗疆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代来是湘西古四镇之首(乾州、铺市、里耶、茶洞)。
乾州,属十里盆地、周围环山,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其山如九龟寻母。有万溶江、天星河二水绕洲,
柳州文庙导游词
柳州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柳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柳州文庙导游词,欢迎参考!
柳州文庙导游词1
柳州文庙位于柳州登台山,20xx年建造,文庙朝西北方向,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
重建文庙是柳州人民的心愿,20xx年初,柳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举全市之力,在柳江南岸重建文庙。新建的柳州文庙保持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规制,又融入了许多现代理念及地方文化。文庙主体包括棂星门、泮池、泮桥、从心门、杏坛、大成门、东西庑房、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及沿江游廊等建筑。柳州文庙创建了全国第一大铸铜贴金高大的孔子坐像。文庙金碧辉煌、恢宏大气、美轮美奂的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被专家誉为迄今世界上最漂亮的文庙。柳州文庙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地、广西民俗文化的传承地、民间朝拜祭祀圣地、新柳州旅游目的地”。
柳州文庙以儒学思想为核心,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文明礼仪活动,让小朋友从小就知礼、懂礼、行礼;通过参加古代传统礼仪,让参与学生知书达礼,好读书、读好书;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参与和新闻媒体的宣传,
吉林文庙导游词
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吉林文庙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吉林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不仅在东北三省数一数二,而且在全国也相当有名。
吉林文庙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亲下圣旨兴建的。1907年,吉林巡抚朱家玉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莱门外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年(1909年)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和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全部建成。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庙只能走东西辕门。照壁前面东西建成有砖楼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二,以示路人对孔子的尊崇。 东西辕门呈牌楼式建筑,为木柱、锡顶、瓦盖,对开红漆大门,其上分
吉林文庙导游词
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吉林文庙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吉林文庙导游词1
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吉林文庙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吉林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不仅在东北三省数一数二,而且在全国也相当有名。
吉林文庙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亲下圣旨兴建的。1920xx年,吉林巡抚朱家玉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莱门外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年(1920xx年)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和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全部建成。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
桐城文庙导游词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远古祖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
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占地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门楼正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先生题书。
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对月台,前眺大成门和门楼,两侧接东西长庑,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通道。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建筑风格具明清特
西安乾陵导游词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乾陵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西安乾陵导游词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驼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乾陵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盗过。
郑州文庙的导游词
郑州文庙是全国创建较早的文庙之一。郑州文庙建筑布局的演进,反映了其建筑形制的逐步完善;其大成殿具有清代 中原地方建筑 特征,是研究中原古代建筑地方手法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是郑州文庙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郑州文庙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到郑州文庙参观。
郑州文庙是祭奉我们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近两千年来,由于战火和人为原因,到解放前文庙已经破败不堪。20xx年,郑州市投资3000多万元开始大规模维护修复文庙,到20xx年6月开始对外开放。新建成的郑州文庙南北长181米,东西宽46米,占地面积14亩(8326平方米),由牌坊、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东西庑房、碑林、掖门、古井和大成殿组成。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两个牌坊,东为金声坊,西为玉振坊, ‘金声’就是钟声,‘玉振’就是磬声,孔子曾经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以前音乐的开头必须是以钟声开头,以击磐结尾,所以,这里就是说,孔子的思想就象一首音乐一样,有头有尾,非常尽善尽美。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
陕西乾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就是唐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自不必说。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据《长安图志》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现在我们所站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
各位游客,请跟着我向前走。大家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4个门外各有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
各位游客,竖在大家面前的有两块经历1000多年历史风雨的巨型石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在讲解这两块碑石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武则天是怎样当上女皇的。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在位34年。根据惯例,皇帝应立长子为太子,以继承皇
乾陵景点导游词
乾陵是西安旅游的景点之一,很多游客会去参观了解,导游要做好乾陵景点的解说,详细介绍给游客知道。下面是小编整理乾陵景点导游词的范文,欢迎阅读!
乾陵景点导游词篇一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驼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乾陵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盗过。1966年至1971年,我国考古学家曾多次对此墓
陕西乾陵导游词
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地,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乾陵导游词,欢迎参考!
陕西乾陵导游词1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城80公里。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0xx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坐落在海拔1047.5米高的梁山上。梁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即乾陵。
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前司马道两侧排列有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刻124件。
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十对,四个门外各有石狮1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