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防火墙。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层组织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个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农村干部管理难度加大。一是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目前,农村干部工作紧,任务重,待遇低,平均月工资约为120元左右,又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障,这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二是退休村干部干扰村务工作。据调查,全乡共有退休村干部40余人,他们每年集合四次,每人集资200元做活动经费,并产生了会长、副会长。有的退休村干部自认为年龄大、威望高,在村级班子建设、自身利益维护、村务工作管理等方面向乡村两级施压,提条件,提要求,严重干扰了村级工作正常开展,他们已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团体,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全乡社会稳定大局。
(二)部分支村两委关系不和。一是书记、主任“两层皮”现象。支部和村委会各行其事,各干各的工作,互相扯皮,形成“两套人马”,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他成员的作用,严重影响班子的协调和稳定。二是脱离支部领导,片面强调村民自治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基层干部队伍作风主流是好的,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克难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定位比较准。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一、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习应景无实效。一是文凭高、水平低。不少干部特别是一些党政部门的干部,一味追求高学历,但实际的文化水平与该学历应具备的知识相差甚远。二是培训多、效果差。各种名目的培训一期接一期,但由于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简单落后,培训效果都不理想。培训者为培训而培训,只为完成一项工作,参训者借培训休整一下身心,结交几个朋友,联络一下感情。三是制度多、落实少。各地各单位一般都制定了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政治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学,制度只是做给大家看的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四是要求多、兑现少。各级主管部门在学习方面对下级单位和干部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督办检查指导较少,即使检查也不够认真,没有严格的考核兑现措施。如有的乡镇从2000年以来,每年几乎没有认真组织干部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农村基层干部直接联系农民群众,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的形象,能不能做到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的位置,是衡量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高低的基本度。因此,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既是长期任务,又是当务之急。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农村基层干部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支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必须大力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是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的需要。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动员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力量。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干部的扎实工作。要向群众正确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首先自己要正确理解。如果自己理解不深或者理解有偏差,执行中就会走样,把群众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因此,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大事。
(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
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
**,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组织、办公室、财税等工作。一年来,该同志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能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路线,积极履职尽责,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实际成效。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治坚定,素质能力较强。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议。能勤抓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素质,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理论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二、作风正派,奉献意识浓厚。该同志具有较强党性,为人厚道,诚实正派,敢作敢为,善于团结同志,搞好协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待得与失,能树立一颗平常心,无论党委政府分派何种工作,从不斤斤计较,乐于奉献,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抓好落实。在工作中从不好大喜功,力求戒骄戒躁。对待同志谦虚和善,能为之尽力而为,不搞虚情假意,不推诿扯皮。
三、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踏实。该同志能深
农村基层干部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全市人口630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飚升,发展速度飞快。现有外企超过万家,世界五百强中有118家到苏州投资,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5个县级市都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部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各乡镇妇联摸底上来的数字统计,目前,桂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18%,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感情淡漠,上进心不强。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与父母长期得不到沟通、交流,造成亲情淡漠,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出现偏差。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假话、成了“问题儿童”。
(三)疏于管理,经不住外界诱惑。“留守儿童”的年
农村基层干部演讲稿:感悟青春奉献基层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新年伊始,站在这里,与大家聚集一堂,用演讲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悟青春奉献基层》。
看到青春两个字,我总会将自己排除在外!因为,家庭中我已是家长、孩子那儿我是母亲、同事中我是阿姨,更或是在许多路遇的孩子口里我已是长辈了。或许就是一种心态,亦或是一种感伤, 18岁那才是青春!但是,今天选手们的激情和梦想让我再次与青春邂逅,偶然间年轻了很多,心里澎湃着青春的热血,脸上洋溢出了青春的热情,如同掉队的大雁回归了集体,安全幸福而又充满了力量!
所以我要讴歌青春,用它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获得动人的笑颜;用它的激情,放射出绚烂的光芒,赢得丰硕的成绩;用它的光芒,指引前进的方向。
工作12年来,我一直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农村工作的繁琐负杂,群众的不理解,进村入户的抵触,以及矛盾纠纷的多面性,使我们从焦躁不安、牢骚满腹一点点的成长了起来,逐渐的学会了宽容、谦逊、学习、忍耐和担当!无论是和解矛盾后赢得的赞许,或是领导同事们给予的肯定和信任,都让我们为付出后收获而欣慰。
基层的工作岗位,平淡、普通,经历着时候总是感觉到纷纷扰扰,工作多得怎么也处理不完,但是我
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
摘要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高度不够;2规划起点低、水平差、执行难;3建设资金来源单一;4管理体系不健全;5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位;6土地流转使用卡得过死;7、社会保障制度未建立;8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策:1加强领导;2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原则;3规划要有深度;4筹资要有广度;5建设要有速度;6放宽户籍政策;7采取优惠的土地政策;8改革社会保障制度;9提高管理者和居民的素质及品位;10加强人居环境保护意识。 内容 :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书增长。”xx总书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也指出:“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也是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以,从我县城市化现状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小城镇建设道路,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发展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