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
“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_在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动员会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部署安排我市的村镇环境整治和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工作。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镇环境整治和创建文明生态村镇活动的重要意义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推进生态村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开展村镇环境整治和创建文明生态村镇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体现了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决心,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高度关怀,是对解决“三农”问题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调整和创新,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固安县林城村从四个方面
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力度
固安县林城村于2003年5月份由原林城一村、二村、三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班子上任伊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修路、建厂、助学、扶贫,搞绿化、兴文化,仅用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村。
建班子——发挥能人效应。林城村隶属固安县牛驼镇,有780户、3100口人,5046亩耕地,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以传统滤芯产业远近闻名,拥有一批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大户,吸引了各地千余名打工者。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的新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一是原有的三个行政村村务管理各自为政,村民居住混杂、地块交叉、街路共用,给村街的整体规划带来难度;二是原有企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没有发展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封闭,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三是位于村主路上的集市秩序混乱,阻塞交通,管理难,搬迁更难。面对这些问题,在县乡领导的支持引导下,决定取消分立格局,成立林城村党总支和林城工作委员会,对原三个村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003年5月1日,经过村民选举,由15人组成的林城村党总支和工委正式成立。新班子在保留原三个行政村班子的骨干力量外,选举两名本村的企业家
街道创建文明生态村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区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要求,皖东办事处在辖区三个村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整治环境、关爱健康、提高素质、创建文明生态村”为总体工作思路,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三化”,建立“功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实现“三个好”为目标,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好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按照区文明委制定的创建标准(五个好),系统负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重点督促,确保任务完成1、生态环境好。一是街院净化,推行“四个一”长效卫生管理机制,确保制度、人员、设备、场所的“四落实”,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二环以外的村(皖新村)要建立养殖小区,实行集中养殖,村内建座水冲式公厕,村内实现“三净、五无”要求,即街净、院落净、厕所净;无杂物乱摆、五乱搭乱建、无垃圾乱倒、无脏水乱泼、无禽畜乱跑。二是道路净化。三是村院绿化,今村绿化面积占村面积的40%以上。2、道德风尚好。实现“三有四无”有村规民约,上墙公开,家喻户晓,有两会一录一户(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并发挥作用)
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
**市**县**镇**村
申报省级生态村材料
XX年四月
目录
一、省级生态村申报表………………………………3
**村省级生态村申报表……………………………4 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及相关资料…………7 **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8**镇政府关于对**村《关于申报省级生态村的报告》的批复…………………………………12**村关于申报省级生态村的报告……………13**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实施方案………………16**村委创建省级生态村创建会议纪要记录…21**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4**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村规民约………………30**村保洁员垃圾收集及清运管理制度………34**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命名文件………………39三、**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及证明材料……39
1、**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40
2、十四项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 ………………46
四、影像资料……………………………………………74
第一部分
省级生态村申报表
省级生态村申报表
申报单位:**县**镇**村
县法院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总结
一、党组重视,组织严密
对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我院党组高度重视。院党组认为,这项工作不仅是关系农村全面发展大事,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能够通过审判工作推动创建进程,是我们法院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院党组结合实际,专门研究制定了我院《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院长杨景明为组长、副院长刘建国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创建工作,并建立了入村调查和定期调度两项工作制度,通过深入镇、村、户调查了解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定期召集相关庭室人员共同研究形势、制定对策、部署工作,增强了创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确保了工作实效。
二、深入发动,营造气氛
根据县〔XX〕34号文件各单位的任务分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负责各类相关案件的审判工作,广泛涉及到立案、刑事、民事、执行等各业务庭室。为充分调动相关庭室及人员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的作用,我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一是召开了相关庭室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会。4月29日,我院召开了立案、刑事、民事、行政
生态文明建设体会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
生态文明建设讲话
同志们:
为落实密云县XX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县农委、县生态办在这里举办创建生态文明村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乡镇主管乡镇长、生态办主任、驻生态文明村包村工作队成员和列入XX年重点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明确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把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推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去年3月25日,我县召开“迎奥运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动员大会,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目标。应该说,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把全县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踏上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伟大征程。
去年是生态县建设的宣传启动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在全国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可喜的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
生态文明村典型材料
4月14日,记者来到新城镇**村时看到,该村投资20多万元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据**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介绍,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由净水房、警务室、卫生室组成,总面积200平方米,目前已进入装修安装阶段,预计6月底投入使用。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为实践载体,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该村投资75万元建起了**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投资50万元对村内大街小巷全部进行硬化,安装高标准路灯30盏;投资10万元进行村庄绿化,植树种花3万余株,购置垃圾箱,对村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清运;投资7万元,新打农用水井6眼,铺设地埋电缆500米,整修生产路XX米。此外,该村坚持免收村民的自来水水费,逢年过节给村里老年人发放过节福利。村民于亦富说:“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的面貌。”
该村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村民代表会建设入手,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坚持村务管理“四步决策法”,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坚持村务公开,民主选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
生态村创建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我国新农村建设不能再以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生态村的道路。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生态村创建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村创建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仪陇县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地处新马公路主干线,幅员面积2.2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06户、1060人,有耕地856亩。20xx年x月,该社区被列为仪陇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着力在“强基础、兴产业、改环境、促和谐”上下功夫,使该村得到了极大的改观。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岭场社区支部、居委会带领全体村民,以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继续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一年来工作成效显著,创建指标如期完成。
一、 凝聚合力夯基础
根据县委目标办《关于追加下达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通知》和县环保局《关于开展20xx年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及文明生态村的通知》的要求,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被列为今年文明生态村创建单位。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目标办将此项工作作为20xx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追加下达给县级相关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完成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议案范文
党的xx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虽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体上要好些,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凸显,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利影响。主要体现有如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火烧山、盗伐林木、造林炼山、非法占用林地等问题的发生,危害了我市的森林植被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二是农民群众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3.5万户农户大部分使用薪材做燃料,户平均年烧柴5-6吨,累计年消耗薪材15万吨以上。加上烤烟、茶叶加工、餐饮业用柴等,全市年用柴消耗森林资源达20万立方米。且大部分薪材都是阔叶树幼林。
三是加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工业耗材与往年比较,有较大减少,近年每年林业部门采伐指标在缩减,但全市现仍有2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同时还有几十家作坊式的锯板厂,这些企业都在大量消耗森林资源,每年仅消耗阔叶树原木就达1万多立方米。有的加工企业业主受利益驱动,非法收购木材。此外,我市周边地区新上了较多的木制品生产企业,也对我市森林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生产行为破坏